【作者简介】
姚东,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注释】耦合式犯罪构成体系,也被称之为平面的、闭合的。主要的争论在于犯罪构成到底是“二要件说”、“三要件说”,还是“四要件说”,甚至是“五要件说”。参见高铭暄主编:《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1949-1985)》,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页。
陈兴良:“犯罪构成:法与理之间的对应于紧张关系”,载《刑事法学》2003年第7期。
李海东著;《
刑法原理入门》,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辞海》解释:一是本来的品质或质地;二是与“现象”相对,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由事物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而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文取事物存在的根据之义,即探究犯罪构成理论存在的根据。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1-3362页。
Richard.J.Terrill,world criminal justice systems:a survey,Anderson Publishing Co.1999,pp.565-566.
高铭暄:“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暨对中国刑法学体系的坚持”,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宋英辉、何挺:“我国刑事推定规则之构建”,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1期。
高铭暄:“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暨对中国刑法学体系的坚持”,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李洁、王勇:“中国犯罪构成理论构建的理论体系与价值前提”,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6期。
冯亚东:“犯罪构成本体论”,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
同注⑼。
陈兴良:“犯罪构成论:从四要件到三阶层一个学术史的考察”,载《中外法学》2010年第1期。
林山田:“论刑事程序原则”,载台大法学论丛第8卷(2),转引自汪建成:“从逻辑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转变--论无罪推定原则的现实适应性”,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1期。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50页。
汪建成:“从逻辑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转变--论无罪推定原则的现实适应性”,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1期。
刘广三、庄乾龙:“对犯罪构成刑事推定功能的质疑--兼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证明责任分配”,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7期。
高铭暄:“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暨对中国刑法学体系的坚持”,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