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即便市领导有这种想法,也未必就错;或许若干年后,青岛市民和全国来此地的旅游者看到郁郁葱葱的植被,确实会感激今天市领导的高瞻远瞩。然而,“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看上去利市利民的“植树增绿”也不例外。即便仅耗资16亿,对于青岛市来说也绝不是一个小数。这笔钱究竟是像现在这样投入绿化,还是投入义务教育、医疗保障或贫困家庭救济?这个问题本来就应该由青岛市民自己来决定,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植树的成本最终是由青岛的纳税人承担的。即便他们中的多数人认为值得花16亿种树,也存在种什么树、在哪里种、让谁来种等问题。譬如有人认为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在秀美旖旎的海岸上栽种粗犷豪放的松树不但遮挡海景,更与周围的风景不协调,而市政府回应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审美”问题。但是青岛植树应该符合谁的审美标准呢?是少数领导的审美还是多数市民的审美?关键在于,青岛究竟是谁的青岛?若干年后,今天的市领导或退居二线,或高升他处,但是绝大多数市民却依旧得在青岛生活,因而无论什么方案都不能只让今天的领导觉得高兴,而是得让青岛市民满意才行。
青岛市政府大力发展绿化,显然是出于好心,而且方案合理、成本合算、程序规范的话也能办好事,但是之所以招来网民批评,根源在于如此重大的市政工程决策却未事先征求市民意见。其实在网络时代,信息公开很容易;政府没有必要等到出什么事才想起上网,网络完全可以成为官民良性互动的常规平台。如果政府推行的确实是利民工程,并不难向人民解释清楚并获得认同,有什么不能公开的呢?及早公开并征求意见只能使方案更合理、工程更顺利、政府更受尊重。青岛市政府亡羊补牢,固然功不可没,但也不可忽视其中遗留的问题。政府不仅回避了市政决策为何未征求民意等关键问题,而且我们从整个事件几乎看不到当地媒体对监督政府发挥任何有效作用。本来,如此重大的市政问题理应是青岛媒体重点关注甚至“穷追猛打”的对象,但当地媒体却是一如既往地“配合”、“听话”、选择性沉默,报道出来的依然是官话、套话、空话,与青岛网民积极参政的态度反差巨大。当然,此种现象绝非局限于青岛一地;只要发生对当地政府“形象”不利的大事小事,几乎都是异地媒体披露出来的。
方兴未艾的网络世界为市民直接表达意见提供了便利平台,从而部分解决了媒体监督不力问题。如果说五年前厦门市民还只能靠手机短信联络到市政府门前“集体散步”,那么青岛市民呆在家里敲打键盘、点击鼠标就能积攥巨大的网络人气,进而对市政决策产生压力。“散步”者需要在同一时间聚集到同一地点才能显示力量,不仅要求参与者具备足够的智慧和勇气,而且活动结束即“人走茶凉”;网络则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只要没有被删帖,随时发布、越积越多的网络舆论却对政府形象构成实实在在的压力,而且对参与者而言成本低、风险小。如果我们一时还不能做一个成熟的公民,那么不妨先做一个积极问政的网民,通过网络和官员对话,让事关我们切身利益的政府决策对我们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