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区域经济关系:从失衡向均衡转变
1. 区域经济关系转变的理论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斯(J. G. Williamson)1965年在其发表的著名论文《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一个描述转型》中提出“倒U型曲线”的论点。威廉姆斯的倒U模型将时间序列问题引入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得出的结论证明:国家发展水平与区域不平衡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即在经济欠发展的时点上,区域经济不平衡程度较低;在经济开始起飞的初期阶段,区域差异逐渐扩大;当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发达地区投资收益递减,资本等生产要素向欠发达地区回流,区域差距区域缩小。威廉姆斯倒U型曲线的顶点,一般称之为区域不平衡发展的拐点[15]。
2. 我国区域经济关系从失衡走向均衡的典型事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制度红利,使内陆省份在“八五”计划后期和“九五”计划初期一度缩小了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速差距。如图二,湖北与广东、浙江省GDP增速差距扩大的趋势,于1993年前后达到顶锋后迎来反转,增速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1997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广东、浙江省遭受的冲击远大于湖北省,湖北省的GDP增速分别因而反超广东、浙江省1.3和0.8个百分点。然而正是在市场的作用下,受经济结构不合理、隐蔽性失业问题严重,国企改制减员增效、下岗分流阻力重重以及统一劳动力市场未建立等系列问题的困扰,湖北省GDP增速在短期冲高后旋即迅速回落。随后六年(1998—2003年)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和我国经济的逐步融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发挥了临近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和我国廉价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和外来资金的流入,经济获得快速增长。作为东部发展典型的广东、浙江省的发展速度再次与湖北省逐渐拉开距离,广东、浙江省的发展速度于1998年超越湖北省,2001年后的GDP增速比差进一步明显放大,最终于2003年到达顶点并迎来拐点,增速比差开始进入下降通道(见图二)。自2004年开始,湖北省的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GDP增速与广东、浙江省的差距明显逐年缩小,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延后效应,更是彻底打破了全球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格局,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显著,我国的外需市场急剧萎缩,加之欧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使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外向型发展模式遭遇瓶颈而无以为继。与此同时地处内陆的湖北省经济增长依靠内需消费拉动占比大,内生性强,遭受外来冲击较小,因而GDP增速自2008年开始反超广东、浙江省也就不足为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倒逼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速了我国国内区域经济格局和经济空间的调整和重构。
表四:1992-2009年湖北与广东、浙江GDP增速对照表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 单位:% |
|
湖北 |
广东 |
浙江 |
湖北与广东增速比差 |
湖北与浙江增速比差 |
1992 |
14.1 |
22.0 |
19.0 |
-7.9 |
-4.9 |
1993 |
13.0 |
22.3 |
22.0 |
-9.3 |
-9.0 |
1994 |
13.7 |
19.1 |
20.0 |
-5.4 |
-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