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廖燕《二十七松堂文集》卷一《明太祖论》云:“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何以致此耶?奥妙就在于:“明制,士惟习四子书,兼通一经,试以八股,号为制义,中式者录之。士以为爵禄所在,日夜竭精敝神以攻其业,自四书一经外咸束高阁,虽图史满前皆不暇目,以为妨吾之所为,于是天下之书不焚而自焚矣。非焚也,人不复读,与焚无异也。”周作人云:“我们读了此文,深知道治天下愚黔首的法子是考八股第一,读经次之,焚书坑儒最下。盖考八股则必读经,此外之书皆不复读,即不焚而自焚,又人人皆做八股以求功名,思想自然统一醇正,尚安事杀之坑之哉。”“秦始皇立志欲愚黔首,看见儒生如此热心于文章,正应欢喜奖励,使完成八股之制义,立万世之弘基,庶乎其可,今乃勃然大怒而坑杀之,不惟不仁之甚,抑亦不智之尤矣。中国臣民自古喜做八股,秦暴虐无道,焚书以绝八股的材料,坑儒以灭八股的作者,而斯文之运一厄,其后历代虽用文章取士,终不得其法,至明太祖应天顺人而立八股,至于今五百余年风靡天下,流泽孔长焉。破承起讲的那一套,现在的确已经没有了,但形式可灭而精神不死,此亦中国本位文化之一,可以夸示于世界者欤。”知堂先生所论,也是一段妙文。
周作人《苦竹杂记》中《关于焚书坑儒》引用清初曲江廖燕《二十七松堂文集》卷一《明太祖论》:“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牧惠叹道:“明火执仗地焚,众目睽睽地坑,即使焚的是十本八本,坑的是三、五、七人,也仍得留下骂名,所以说他‘拙’。”而八股文取士呢,书未焚而无人看(看的是马二先生编的考试复习大纲和朱熹注解过的几本经典著作),儒未坑而心已死(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所以说他‘巧’。廖燕的分析,颇有见地,深得驭民愚民的精髓。”
牧惠评价说:“明以后的清,也搞文字狱,‘坑’;但更多的是继承明法,编辑《四库全书》,是此法的一大发展。他们以编书需要的堂正名义,限时限量地搜罗各种书籍,经过‘消毒’而后行事。不焚之焚,似比明还棋高一招。”
总之,在专制社会,官方思想定于一尊,因此思想是单一的,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古代专制主义社会非常重视社会上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因此对于不同于官方意识形态的思想格外警惕,对于离经叛道的思想和思想家加以严厉扼杀,不知因此制造了多少政治性的冤案。这种冤案都有着一般性规律,这就是因权力的争夺、巩固和垄断而展开。一触及这根线,就危机四伏,甚至有杀身之祸。识此规律而能避祸,便是大智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