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在理想与现实之中问津法理

在理想与现实之中问津法理


蒋海松


【关键词】理想;现实
【全文】
  

  一、卓行自励,玉汝于成


  

  2003年9月,付子堂教授在他出版的《法之理在法外》一书“自序”中,曾如是描绘:


  

  “1981年9月,父亲卖掉一架子车小麦换到了路费,陪着矮小的我,由中原挤上奔赴重庆的火车。于是,我第一次看到了大山,第一次看到了大江。多好啊!现在,许多人都说,那时的西南政法学院是‘稀烂’政法学院,然而,当时的我却真的觉得象是进了天堂:居然可以住进楼房,居然有那么白的馒头,居然可以天天吃上大米饭!更重要的是,居然有不花钱就可以借来看的图书!……在母校,我渐渐地长高,慢慢地成熟。回首自己不算太长的学术成长之路,有两点最大的体会:没有西南政法学院(大学),就没有我的事业发展;没有我的老师们,就没有我的任何成就。”


  

  这段质朴的表白承载了付子堂教授对母校西南政法大学的深切感恩,也记录了他从豫西乡村的贫寒学子到卓有建树的法理学家的成长履痕。29年后,已经成为这座法学界“黄埔军校”的校长的付子堂在西政建校六十年的盛典上掷地有声:“西政发展的历程,既是一部披荆斩棘、共克时艰的拓荒史,也是一部百折不回、逆境崛起的励志片。”如果时光倒转,先把这番深含感悟的话语挪移于付子堂个人的成长道路,倒也十分贴切。北宋思想家张载有云:“富贵福祥,将厚吾之主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1]付子堂教授的成长再次印证了此语。


  

  1965年农历十月,付子堂出生于河南省新野县五星乡陈庄村。在豫西这个贫困的山村,他学会了刻苦自励,自强不息,农家子弟的勤勉耐苦品性让他受益终生。16岁那年(1981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政法学院。在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中,他以旺盛的求知状态流连于浩如烟海的法学书籍之中。1985 年,他完成本科学习,顺利考上了本校法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法理学家黎国智教授和李权教授,开启了自己学术人生的第一扇门——马克思法律思想,开始甘坐冷板凳,潜心研读马克思经典文献,力图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以此探寻出一条用法律方式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道路。


  

  “数年寒窗,未名湖畔竞芬芳”。1994 年,付子堂考入北京大学,全脱产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在导师赵震江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开始探索一个新的领域——法社会学。法社会学以经验研究为主,着重于研究法律制度所具有的实际社会效果,这一进路也暗合了付子堂寻求社会问题法律解决之道的固有思路。1997年,付子堂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随即赴上海浦东法院工作。1998年8月,他作为学校重点引进人才,应邀回母校西南政法大学工作;1999年12月,进入武汉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师从著名法学家李龙教授进一步深造。2000年12月,由讲师破格晋升法学教授职称。2001年7月,付子堂教授竞聘为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主任;2002年4月,又被任命为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3年10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2006年,先后两度获中国法学会“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07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007年10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8月,在西南政法大学全体教授和中层干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付子堂教授被任命为校长,有人称他为西政首位“民选校长”。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