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看汉代处罚文书犯罪的特点

  

  六是,区分延误传递文书所造成的不同后果进行量刑。《二年律令·行书律》载:“邮人行书,一日一夜行二百里。不中程半日,笞五十;过半日至盈一日,笞百;过一日,罚金二两。”{1}(P46)文书传递限定的时间和速度称“程”,“中程”即按时完成传递任务,“不中程”即未按时完成传递任务。依据未完成传递任务的时间长短即半天、过半天、一天、过一天所造成的后果不同,分别处以笞五十、笞百、罚金二两等轻重不同的刑罚。早在秦就有对此类犯罪的惩罚律令,如《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律》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毋敢留。留者以律问之。”到了唐对这类犯罪的量刑有所减少,如《唐律疏议·职制》“稽缓制书官文书”条载:“诸稽缓制书者,一日笞五十”。《二年律令》规定:“发致及有传送,若诸有期会而失期,乏事,罚金二两。非乏事也,及书已具,留弗行,行书而留过旬,皆盈一日罚金二两。”文书在“有期”内未送达而“失期”,废掉耽误传递文书“乏事”的,罚金二两;即使“非乏事”即未耽误文书传递,但留存文书超过十天以上,区分所造成的不同后果,按每超过一天罚金二两进行惩罚。“邮吏居界过书,弗过而留之,半日以上,罚金一两。”{1}(P46)应过传边界文书也是如此,区分后果按留文书超过半天罚金一两计算。秦还对传递伪书的人进行处罚,如《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笞问》载:“‘发伪书,弗知,赀二甲。’今咸阳发伪传,弗知,即复封传它县,它县亦传其县次,到关而得,今当独咸阳坐以赀,且它县当尽赀?咸阳及它县发弗知者当皆赀。”“赀”就是罚交盾或甲。文书是办事的重要工具之一,为传达命令、沟通情况都需要及时进行传递,尤其是边关战事告急、命令将士坚守边关等内容重要的文书,更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递,每耽误半天就会给汉代国家政治和军事形势等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如《唐律疏议·职制》“驿使稽程”条就有“若军务要速,加三等”处罚的记载。所以,对耽误文书传递区分后果量刑的做法是汉代保障文书按时传递的有效法令。


  

  四、处罚的文书犯罪行为涉及到文书制作和管理的各个环节


  

  所涉罪行和所施刑罚较全面是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处罚文书犯罪的又一特点。张家山汉简罗列的文书犯罪行为,涉及文书制作及管理的各个环节。


  

  首先是文书的制作环节,涉及伪写玺、伪写官印、伪作制书、伪作官文书、误字、脱字、加字、减字、欺骗、无副本等罪行。如律令载:“伪写皇帝信玺、皇帝行玺”、“伪写彻侯印”、“桥(矫)制”、“为伪书者”、“诸上书及有言也而谩”、“□□□而误多少其实,其误脱字”、“*诸*(诈)增减券书,及为书故*(诈)弗副”等即是。{1}(P9-10)


  

  其次是文书的传递环节,涉及毁坏封印、更改封印、留存文书、延误传递、更改传递方式等罪行。如律令载:“毁封,以它完封印印之”、{1}(P10)“诸行书而毁封者”、“书以县次传及以邮行而封毁,□县□(辄)劾印更封,而署其送徼曰:封毁,更以某县令若丞印封”、“□□□不以次”、“书不急,擅以邮行”、“行不中程”、“邮吏居界过书,弗过而留之”、“发致及有传送,若诸有期会而失期,乏事……及书已具,留弗行,行书而留过旬”等。{1}(P46-47)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