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聪明的方舟子想到的是回国谋求发展。在美国价值不大,但是,在中国可能就是价值连城。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美国的学术研究几乎没有人敢公然造假,大家都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做研究,谁有水平,谁没有水平,大家清清楚楚,行就行,不行就不行,造假包装的空间并不大。但是,在中国就不同。中国的学术研究领域,简直就是一个万花筒,如果方舟子以学有成就的“海龟”身份回国,用了陈进教授的方法加上肖传国教授的霸气,肯定也是一个科学研究的大腕人物。即使做不了学霸,做一个学阀的资格也还是有的。可是,他没有这样选择,而是选择了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科学研究不行,出不了顶尖级成果,然后安心做一个科普工作者,靠科普文赚点稿费与版税生活。正是在做科普工作的时候,他竟然发现中国有那么多的博士、教授在用人家的科普知识包装自己的顶尖学术成果,并且成为国家重点项目的主持人,成为教授、博导甚至院士。还有许许多多神神怪怪的人,在那里装疯卖傻,成神成仙。这样一来,方舟子可不干了。那明明只是一点科普常识,那明明是违背了科学常识,那明明是造假的学历,那明明是谋财害命的所谓“发明”,却被说成举世无双,世界首创,怎么能够这样呢?看来,在中国,学术界黑暗的揭幕人非方舟子莫属了,这是一批在有使命感的年代里造就的有使命感的人。
我曾经有一篇文章,写过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人,谈到这批人的青春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许多人亲身经历过八十年代末的那件众所周知的事件,有理想,有激情,却缺乏足够的生存能力。方舟子就是这样一代人中特别典型的代表。我年龄上比方舟子长一岁,但是,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却比他晚一年。因为小学初中都留过级,这个两年的落差也是有来源的。他在中学时文理皆优,我只是文科不错,高考作文也是接近满分,但是,理科一塌糊涂。今天回过头来看,如果当年是用了美国学校的自然课那样的教学方法,我也可能也是一个理工科的工作者。今天偶尔翻翻牛顿、爱因斯坦的文字,看看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美国欧内斯特.内格尔的《科学的结构》之类的书,感觉还是津津有味的。方舟子的科学研究,其实在中小学时就被教坏了。他在科学研究上弄不过美国的科学家,那本是正常的。但是,他老实巴交,承认自己不行,不是学术大师的料。
在生活中,如果我遇到方舟子,我不一定会与他交朋友。因为,很简单,你跟着他不可能会有什么个人的私利,而只会与他一样遭受骂名,因为他显然是学术界树敌最多的人。还因为,这个人太较真了。在学术研究上较真,那是应该的,但是,在生活上也那么较真,那么有洁癖,那么偏执,那怎么活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这个古训还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