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方舟子
许锡良
【关键词】方舟子
【全文】
今天想写写方舟子。说来话长,作为大学一个普通教师与教育学者,韩寒与方舟子两个人都是我长期关注的对象。以前韩寒遭受质疑之前,我关注韩寒主要是关注他这个人的成长经历,因为我是研究教育的,韩寒对我来说有一种典型案例的价值。因此,我写韩寒本身的文字比较多,而他的小说,思想观点,我很少关注到。我主要是用韩寒这个案例来反映中国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即使韩寒这个偶像倒塌了,让韩寒横空出世的那种文化土壤与教育背景也并没有过时。残酷的应试教育,仍然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道坎。并不会因为韩寒怎样,就会改变。韩寒只是借用人们对应试教育的仇恨而被包装出来的偶像而已。
但是,我写到方舟子时几乎从来不涉及他这个人究竟怎样,而只是论及他所做的工作对中国学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当许多人对他恨之入骨,把他骂得一文不值,简直十恶不赦的时候,我几乎从来不受其影响。但是,我也不会因为方舟子所做的工作在中国有很大的意义,就将他神化。在韩寒遭受质疑事件中,我最终在强大的逻辑与众多的证据链面前转而支持方舟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就是方舟子的粉丝。因为,我从方舟子那里学到的质疑方法,同样也随时准备用在方舟子身上,假如他有一天也有学术不端,也公然造假牟取暴利的话,那么我肯定是坚决站出来反对方舟子,揭露方舟子的坚定分子。我之所以支持方舟子,是因为方舟子所做的工作有益于社会的公开透明,减少那些靠欺蒙拐骗取得成功的现象。方舟子打假,我会大力支持,方舟子如果造假,我会激烈反对他。这就是粉丝、偶像崇拜与一个学术同道的区别,逻辑与证据支持下的真相要远优先于立场。即使是你不喜欢的人用逻辑推理说理,用证据证明了一个正确结论,即使你不喜欢他这个人,但是,也要承认他使用的工作工具、工作方法和工作结果。
当方舟子用他科学的思维方法质疑韩寒的代笔包装的时候,他确实是取得了胜利,因为那个证据链之下的结论不能不信。但是,因此转而崇拜方舟子也是一样混蛋。那仍然是成王败寇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方舟子的质疑与批评,只是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不崇拜偶像的理性支架。没有这个理性支架,人确实是容易滑向狂热而不自觉的。
方舟子作为科普作家是比较成功的,至少他已经可以靠科普文谋生,但是方舟子作为科学家、作为生物化学博士确实是失败的。因为,他在科学上远没有多大创见的情况下,就跑出来做科普作家。而这样的工作,在美国常常是一些顶尖级的科学家,在为科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之后,老来继续为科学事业发挥余热时的一种选择。但是三十出头的方舟子拿到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又接着做了几年博士后研究,实在研究不出什么名堂,在科学尖端领域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选择跑到中国来做科普作家,还兼业余打假斗士。因此,美国的科学界同行瞧不起方舟子的研究成就,那是有道理的。事实上,在美国,方舟子远算不上是杰出的科学家,其作用确实很平庸。显然,没有突出的科学研究成果的方舟子在美国的价值其实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