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后,伴随着政治氛围的解冻,政治学也逐渐的解冻了。1980 年12 月, 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政治学会成立(重建)大会, 全国除一些边远省市外, 有24 个省市自治区的150 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共中央书记处、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领导到会祝贺。中国政治学会重建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吉林大学等近20 个高等院校相继建立了政治学系, 培养政治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和武汉大学等高校均先后设立了博士点。
1984 年4 月, 中国政治学会正式成为国际政治科学协会( IPSA) 集体会员。1985 年7 月,中国政治学会派出代表团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政治科学协会第13 届世界大会,代表团团长赵宝煦教授当选为该会第13 届执行局委员。1988
年8 月在华盛顿召开的第14 届IPSA 世界大会, 中国代表胡奇安教授接替赵宝煦教授任该会执行局委员,并当选为副主席。在图书出版方面,政治学恢复以后,有关各种译著纷纷问世, 但报刊的数量不多。中国政治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自1980 年起陆续编印《政治学参考资料》, 介绍国外政治学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 于1984 年出版《国外政治学》杂志。1985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编辑出版《政治学研究》杂志《, 国外政治学》被认为是中国政治学者了解国外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窗口”,《政治学研究》则是中国出版的第一种政治学专业学术刊物。这两份刊物当时都很受学者欢迎, 但是在1989 年同时停刊。《政治学研究》后来恢复了出版。同样极受读者欢迎的上海《政治学信息报》, 则早在1988 年就停刊了[14]。
20 年来, 中国政治学著作的出版量很大。首先是政治学教材,在政治学基本理论方面的,如《政治学概论》、《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基础》等, 至今已先后出版不下五、六十部。此外, 如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中国政府、外国政府,以及各种专题等等, 也配合教学需要而相继出版。其次是各种专题,如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权力制衡问题、民主法治问题、政治发展问题、人权问题、决策问题、现代化问题、市民社会等等,种类及数量都很可观。这20 年来,还大量翻译引进外国政治学领域的名著和新理论、新思潮,它们对于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也起了很有益的作用。1992 年9 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政治学卷》正式出版。这部书集全国老、中、青年政治学者, 费时七、八年之久, 撰写了1000 多辞条,共约160 万字。该书的出版,实为中国政治学界一大盛事。[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