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探析
付超军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各地发生多起群体性事件,为了应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推进,我们需要从宪政的角度出发,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努力完善现行的相关法律制度,优化应对手段和对策,从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群体性事件。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宪政分析;解决途径
【全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上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因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影响了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给国家财产和群众根本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失,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国内外造成了恶劣的负面效应,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以及有效的解决途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与特点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根据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来界定,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
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群体性事件定义如下:“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采取一种非法的、极端对抗的形式或手段向具体的国家管理者主张合法权益或表示不满的群体性骚乱,对政府管理和社会秩序造成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从法学角度,群体性事件是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在没有任何合法依据的前提下,通过规模性的聚集表达诉求、主张,或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是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非法群体行为。[1]
(二)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群体性事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涉及领域广泛,参与主体多元化
其多发领域十分广泛:社会治安、民间纠纷,农村财务管理、农民负担、基层选举,国有企业改革,非法集资行为和金融纠纷,历史遗留的自然资源权属争夺,征地拆迁、移民搬迁等各项政策落实,城市管理,民族、宗教间信仰和利益矛盾,行政执法、涉法案件等。参与人员包括在职和下岗职工、农民、个体业主、教师、学生等社会各阶层人员。
2.行为激烈,对抗性加剧,危害日趋严重
随着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一些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且对抗性倾向明显。其行为表现是:围堵和冲击党政机关;事发群众较多采取在政府机关及主管部门门前聚集、静坐;有的甚至打伤工作人员、砸坏办公设施和交通工具;堵塞交通要道,卧轨拦截火车;采取武装械斗,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