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根除“自证其罪”不应止于立法

根除“自证其罪”不应止于立法


王建勋


【关键词】自证其罪
【全文】
  

  据报道,正在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拟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仅从立法角度而言,若修法成功,这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因为它被认为是法治社会里的一个核心刑事司法原则,对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至关重要。


  

  作为一项程序性原则,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已有几百年历史。在17世纪的英国,禁止强迫自证其罪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证据规则,而美国则在18世纪末将该原则写入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不得强迫自证其罪遂成为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其背后的理念是,宁可让一些有罪者逃脱,也决不能通过强迫手段让一个人认罪,决不能冤枉一个无辜者;并且,公正的司法程序比惩罚犯罪本身还重要。


  

  在很大程度上讲,禁止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遏制刑讯逼供以及强迫当事人认罪的做法。这离不开英国历史上著名平等派人物约翰·利尔伯恩的努力。1637年,他因出版发行未经许可的图书而被捕,受到了酷刑对待,但他竭力挑战不公正的司法程序,拒绝发誓证明自己有罪,并认为这是其“自由人的权利”。这一案件对后世影响巨大,他也因此获得“自由人约翰”的美誉。


  

  后来,美国著名的“米兰达案”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明晰化,确认了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形成了著名的“米兰达警告”。它要求警察在讯问犯罪嫌疑人之前明确告知其:(1)有权保持沉默,他所说的一切将可能在法庭上被用作不利于他的证据;(2)他有权委托律师,并要求讯问时律师在场;(3)如果他聘不起律师,可以为其指派一位。


  

  毋庸置疑,中国亟须在立法上确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因为刑讯逼供是这个前法治社会里久治不愈的顽症,由此而引发的冤假错案连绵不断。比如,近几年引起广泛关注的佘祥林案、聂树斌案、赵作海案等,都有刑讯逼供的影子。为了让赵作海认罪,办案人员居然在其头上燃放鞭炮,用尽各种方法折磨他。如此残忍的逼供手段,怎能不出现冤假错案?


  

  不可否认,刑讯逼供之所以在中国大行其道,原因复杂,既有立法方面的原因,也有执法、司法方面的原因,甚至还有法律领域外的因素。尽管刑事诉讼法禁止刑讯逼供,但它同时又规定(第九十三条):“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