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现状及其培养思路

  

  第一种模式: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


  

  在本科生阶段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并且获得相应专业的学士学位后,再进入知识产权第二专业学习,在完成规定学分后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迄今为止,国家教育部承认具有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主要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


  

  第二种模式:法学本科专业(知识产权方向)


  

  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方向)本科生的教学计划在公共课程、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在选修课程中强化知识产权板块的课程密度,并且适当增加知识产权管理及经营的有关课程,提升学生相应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和综合素质。上海大学自1994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方向)本科生,现已毕业10届,授予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华东政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开始试点招收知识产权专业本科生。


  

  第三种模式:辅修知识产权双学位


  

  采用这种方式的高校相对较多,尤其是部分高校支持理工科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同步辅修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完成规定的课程后,不仅能够获得其主修专业的学士学位,而且还能同时获得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学士学位。


  

  第四种模式:知识产权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


  

  以前我国没有单独的知识产权硕士点和博士点;现在虽然教育部【2004】4号文第13条规定:“增设知识产权专业研究生学位授予点。鼓励有相应条件的高等学校整合教学资源,设立知识产权法学或知识产权管理学相关硕士点、博士点,提升知识产权的学科地位。加强知识产权师资和科研人才的培养。”但是,这一规定的具体落实还有待时日。到2005年为止,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生的培养一般在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二级专业下设立“知识产权方向”,包括知识产权法学、知识产权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硕士和博士。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均采用上述做法。


  

  从2006年开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知识产权专业设立为二级学科,单独招收知识产权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现已招收30名硕士和9名博士。


  

  第五种模式:知识产权法律硕士研究生


  

  非法学本科背景的法律硕士研究生可以成为知识产权中高端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之一。法律硕士的非法学本科背景使该类人才培养模式具备“交叉性”和“复合型”,正回应了现代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要求。该类知识产权人才的本科背景通常为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等,经过3年的法律硕士教育并获得法律硕士学位后,能够较好地满足社会对融通性、交叉型、复合式人才的要求。


  

  第六种模式:本硕连读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004年推出“‘理工本科+法学’双学科/知识产权法硕士”的“2+2+3”的本硕连读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分成“223”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2”是理工本科的前2年,学生进入高校后参加理工科专业的学习;第二阶段的“2”是理工本科的后2年,从已完成理工科专业前二年学习且自愿报名的学生中择优筛选优秀者进入后二年的“‘理工本科+法学’双学科”学习,其毕业时取得的本科学位一般为第一专业的理工学士学位;学校同时为完成这一阶段学习任务的学生出具已完成“法学本科”课程学习的证明。完成了后二年“‘理工本科+法学’双学科”学业的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理工本科+法学”+知识产权法硕士的“本硕连读”的选拔,进入第三阶段即三年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004年已经第一批选拔了15名本科生直升知识产权法“本硕连读”研究生;2005年又选拔了20名知识产权法“本硕连读”研究生;已经落实这一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常年性项目,并已经启动与之类似的“知识产权管理MBA项目”。


  

  第七种模式:知识产权公共课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都积极面向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开设知识产权方面的选修课程,例如《知识产权概论》、《知识产权案例》、《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实务》等知识产权通识课程。从社会需求和教学形势发展来看,知识产权公共课程应当从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程“提升”为所有专业的全部本科生、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或限修课程。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