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波,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犯罪学和刑事政策学。
【注释】马丁·因尼斯.解读犯罪控制——越轨行为、犯罪与社会秩序.陈天本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谢煜伟.二分论刑事政策之考察与批判.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 樊文.犯罪控制的惩罚主义及其效果.法学研究,2011,3. 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 斯蒂芬·E·巴坎.犯罪学:社会学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刘广三.犯罪控制视野下的刑事诉讼论纲.中国法学,2004,4. 高铭暄,陈兴良.挑战与机遇:面对市场经济的刑法学研究.中国法学,1993,6. 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经济学(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顾培东.效益:当代法律的一个基本价值目标.中国法学,1992,3. 汉斯·皮特·科奇霍夫.德国对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益的保障.毕玉谦.司法审判动态与研究·第1卷(1).法律出版社,2001. 戈登·休斯.解读犯罪预防——社会控制、风险与后现代.刘晓梅,刘志松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郝宏奎.评英国犯罪预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97,6. 白建军.控制犯罪控制.中外法学,2002,2. 白建军.关系犯罪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吴建雄.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践要求与制度完善.人民检察,2006,12. 钱云灿.刑事审判监督法律体系架构刍议.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1. 刘国媛,花耀兰.准确定位依法拓展加强刑事诉讼法律监督.检察日报,2011—06—10(3). 张相军.论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手段和监督程序的完善.烟台大学学报,2007,4. 蔡柏林,纪丙学.法律监督外部关系优化研究.法学杂志,2007,6. 陈兴良,检警一体:诉讼结构的重塑与司法体制的改革.中国律师,1998,11.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