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作为基本权的劳动权之本位价值:人的自我实现

【作者简介】
袁立,东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苏联宪法》第118条规定:“苏联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即有权获得有保障的工作并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领取报酬的权利。国家通过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组织,苏维埃的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增长,经济危机可能性的消除,失业现象的消灭,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
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黄越钦将劳动权分为两类:一是“完全劳动权”,指一国之内,凡具有劳动意思及能力,得对国家主张劳动机会,并获取适当报酬之权;二是“限定劳动权”,指国家在法律上承认生产手段的私有,人民原则上只能在私企业中自行寻求劳动机会,因此只有人民自行在私企业中寻求劳动机会或确保劳动机会所不能时,国家始补充地提供劳动者以适当机会,或提供其维持生活必要之资金。参见黄越钦:《劳动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7—58页。
【参考文献】{1}[荷]亨利·范·马尔赛文,等.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M].陈云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8—146.
{2}[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214.
{3}[德]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27年版)[M].薛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25.
{4}赵甲明.马斯洛自我实现说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7).
{5}[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223.
{6}[美]罗纳德·德沃金,等.认真对待人权[M].朱伟一,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
{7}陈慈阳.宪法学[M].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3.
{8}陈学超,杨春福.劳动权的性质[J].南京社会科学,2004,(3).
{9}孙国平.中国劳动权保护的现状与未来[J].河北法学,2010,(8).
{10}冯彦君.劳动权的多重意蕴[J].当代法学,2004,(2).
{11}薛长礼.劳动权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13.
{12}韩大元.宪法学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302.
{13}王旭.劳动、政治承认与国家伦理[J].中国法学,2010,(3).
{14}肖蔚云,等.宪法学参考资料(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5}许明月.劳动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 26—28.
{16}杨燕绥.新劳动法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0— 111.
{17}许育典.宪法[M].台北:元照出版社,2006:104.
{18}张嘉尹.基本权理论、基本权功能与基本权客观面向[C]//.翁岳生教授祝寿论文编辑委员会.当代公法新论(上).台北:元照出版社,2002:51.
{19}李惠宗.宪法要义[M].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1:211—222.
{20}[德]Christian Starck.基本权利的保护义务.李建良,译[C] //.[德] Christian Starck.法学、宪法法院审判权与基本权利.台北:元照出版社,2006:432.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