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宪政与国民素质

  

  1929年6月胡适先生在《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一文中说:“民治制度的本身便是一种教育。人民初参政的时期,错误总不能免的,但我们不可因人民程度不够便不许他们参政。人民参政并不须多大的专门知识,他们需要的是参政的经验。民治主义的根本观念是承认普通民众的常识是根本可信任的。‘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这便是民权主义的根据。”他进而认为:“立一个根本大法,使政府的各机关不得逾越他们的法定权限,使他们不得侵犯人民的权利,——这才是民主政治的训练。程度幼稚的民族,人民固然需要训练,政府也需要训练。人民需要‘入塾读书’,然而蒋介石先生,冯玉祥先生,以至于许多长衫同志和小同志,生平不曾梦见共和是什么样子的,也不可不早日‘入塾读书’罢?”人们只有在民主的实践才能学会如何民主,民主制度本身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不断完善起来。同时,也只有通过民主的实践,使政府的权力得到制约,使政治逐渐走上正轨,民众才能够逐渐提高政治的参与程度和热情,民主宪政最终才能够取得成功。


  

  我国清末民初民主宪政的尝试都没有成功,这与统治者的不愿意让步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与参与博弈的各支政治力量不愿接受民主政治的游戏规则、没有掌握好斗争的策略也密不可分,还与一些政治家的素质、眼光乃至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把这一系列的失败都归咎于国民素质太低,未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在戊戌变法运动中,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镇压了改良派,取消了大部分的改革措施,顽固派又重新得势起来。他们转而支持义和团,掀起了排外运动,最终被八国联军打败,签订了《辛丑条约》。后来,他们又迫于形势,宣布实行新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准备实行“立宪”。然而,当各地的立宪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之后,以载沣为首的满清集团又搞出个了个“皇族内阁”,欺骗了国人,这不但更加坚定了革命派推翻满清政权的决心,还把相对温和的立宪派推向了革命一边。与此同时,他们又宣布把已经由地方商办的铁路收归国有,引起了国人的强烈不满,这成了辛亥革命革命的导火线。几个月以后,武昌起义就爆发了,满清政府垮台了。当形势的发展逼着统治集团要进行政治上的改革,专制统治已经不能再维持下去时,他们与其被动进行改革,不如主动进行改革,结束自己的专制统治地位,开户宪政之门。这虽然会使他们失去自己的部分既得利益,但却以此换来社会的和平转型,也使自己有体面下台的机会。而如果这个时候他们还是不愿意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愿意进行改革,或者有名无实、换汤不换药地搞个改革,最终必将点燃革命的熊熊大火,连体面下台的机会都没有了。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