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兆松(1962-)男,浙江金华人,宁波大学法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1}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2}邓思清:《案件移送方式与程序公正》,《法学家》2002年第4期。
{3}陈国庆:《论检察机关刑事诉讼职能的完善》,《法学家》2007年第4期。
{4}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5}陈卫东、郝银钟:《公诉方式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李奋飞:《从“复印件主义”走向“起诉状一本主义”-对我国刑事公诉方式改革的一种思考》,《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6}陈卫东主编:《模范
刑事诉讼法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54-46页;徐静村主编:《中国
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214页;陈光中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531-533页。
{7}蒋啸:《案卷移送:保障诉讼价值下实现本土化》,《检察日报》2006年4月13日第3版。
{8}陈卫东、郝银钟:《公诉方式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9}潘金贵:《刑事预审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10页。
{10}李新枝:《恢复“卷宗移送主义”不会影响裁判公正》,《检察日报》2006年10月10日。
{11}郭松:《庭前公诉案卷移送制度改革新论-以庭审实质化为中心的讨论》,《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12}潘金贵:《刑事预审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71页。
{13}这是大陆法系国家处理简单、轻微刑事犯罪案件的书面审理程序,属于简易程序一种。这种程序无起诉书、无开庭决定、无法庭审理,由一名法官独任审判。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法官可以不经审判,而根据检察官提出的书面请求直接作出处罚命令。由于其简便易行、效率高,而为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大陆法系国家广泛采用。
{14}这是一类在普通程序基础上使审判过程简单化或略去一些诉讼环节的程序,主要是在控辩双方合意的基础上用来解决轻微的刑事案件或其他符合条件的刑事案件。如德国的简易程序,是指在由刑事法官或者陪审法庭审理的程序中,对于案情简单或者证据清楚且可能判处一年以下监禁或者剥夺驾驶权的处罚、适宜立即审判的案件,经检察官书面或口头申请,刑事法官独任专职法官和二名陪审员组成的陪审法庭进行简单审理并立即判决的程序。这一程序仍然开庭审理,但是与普通程序相比,庭审程序大大地简化。如意大利1988年修订
刑事诉讼法时专门设置了五种特别程序:简易审判程序、依当事人的要求适用刑罚、快速审判程序、立即审判程序和处罚令程序。
{15}辩诉交易程序是指检察官与辩护律师或被告人对定罪量刑问题进行协议,在被告人做有罪答辩的情况下,检察官可以通过降低指控向法官提出减轻量刑的建议,有的甚至还可以降低指控的罪名,法官根据双方的协议进行裁判的一种简易审判程序。如美国大约90%以上的案件通过辩诉交易的方式得到处理,只有很少量案件按照正当程序的要求受到陪审团怕审理。
{16}李国强、李荣楠:《证据移送制度研究-兼驳起诉书一本主义》,《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2期。
{17}[英]理查德·杜·坎恩:《律师的辩护艺术》,陈泉生、陈先汀编译,群众出版社1989年版,第119-120页。
{18}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19}汪海燕:《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3页。
{20}仇晓敏:《刑事公诉方式:复印件移送主义、起诉状一本主义抑或全案移送主义》,《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1}林钰雄:《
刑事诉讼法》(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151页。
{22}王松:《肖扬:不能让法庭变成诉讼技巧的竞技场》,《人民法院报》2007年7月30日。
{23} 2007年10月《
律师法》的修订,旨在解决律师执业中长期存在的会见难、阅卷难、取证难等问题。2009年6月1日新《
律师法》实施已满一年,却没能交出满意的“答卷”。一年来,被律师称为三大执业难题的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观,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截至5月31日正义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0%的网友认为,律师会见、阅卷、调查取证权与之前相比“没有任何改善”。(王新友、王俊微:《实施一年:新
律师法功效几何?》,《检察日报》2009年6月1日第5版)而法制网调查的这一项比例更高,有73.9%的人认为“跟新
律师法颁布之前一样,没有任何改观”。(徐伟、袁定波:《七成被调查者认为律师会见依旧难,专家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根治药方》,《法制日报》2009年6月3日第5版)。
{24}陈瑞华:《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110页。
{25}陈瑞华:《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154页。
{26}左卫民:《中国刑事案卷制度研究-以证据案卷为重心》,《法学研究》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