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些论文从被辛亥革命推翻的清王朝的视角进行了研究,清帝《逊位诏书》、清末立宪运动等都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命题。有学者认为,《逊位诏书》以屈辱而又光荣的逊位方式,把“和平”注入了现代中国立国之宪法性法律之中,总结和承载了晚清以来若干次或被动或主动的改良立宪运动,有效节制了革命激情主义的潮流,弥合了革命造成的历史裂痕。在史料的挖掘中,有学者对晚清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将其视为“君主立宪的一曲挽歌”。
二、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
2011年三大诉讼法的酝酿修改以及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公民基本权利受侵害的案件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又一次成为宪法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总体而言,今年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宪法与刑法、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上。还有学者探讨了部门法规范冲突的宪法调适问题,主张在部门法规范冲突案件中,法官应当依据宪法上的比例原则和人权保障原则,在私法案件中适当引入公法规定而区分诸种民事法律行为之效果,在公法案件中为维护公法秩序而酌情考量当事人私法行为之效力。
(一)宪法与刑法的关系。随着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宪法与刑法的关系成为宪法学界研究的一个学术热点,宪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也将“宪法与刑法的关系”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讨论。宪法对于刑事立法的价值指引、刑罚与基本权利保护的平衡、刑法修改与基本法律修改权等命题,都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在个案中,刑法中的聚众淫乱罪及相关判决是否具有合宪性引发了学术讨论。有学者从国家对婚姻家庭的保护义务出发,从制度性保障的角度论证了聚众淫乱罪的合宪性。但也有学者认为,在“人权条款”的辐射下,性自由可以纳入宪法人身自由的保护范围,刑法对私密的多人性行为进行限制是否具有正当的目的需要具体分析。如果对刑法第三百零一条聚众淫乱罪进行合宪性解释,就不应将私密的多人性行为简单地认定为聚众淫乱罪,应建立理论框架与方法论,善于将宪法价值引入刑法案件的分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