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方韩骂战背后的微博因素

方韩骂战背后的微博因素


王四新


【关键词】方韩骂战;微博因素
【全文】
  

  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微博,方舟子和韩寒的名誉权纠纷不仅可能会呈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情景,而且很可能不会发生。


  

  我之所以如此认为,除了因为方舟子和韩寒这两个人完全是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微博时代的产物外,还有其他众多的原因。比如微博用户的激增使得原本可能是普通的民事纠纷,变成了公共事件;比如除了当事人的相互对攻外,成千成万的用户,尤其是爱憎分明的那些用户,在不经意间可能成了论战信息的传播者;比如,面对如此宏大的论战,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复杂心态,即一方面希望此类事件能够越炒越大从而引来更多的用户,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担心非法有害信息近似失控的传播而可能产生的各种责任……


  

  方舟子和韩寒的名誉权纠纷案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经由互联网,尤其是微博放大的事件。微博的发言机制、众多网民参与而形成的开放的生态系统、以及民众持续增长的但又没有其他渠道得以发泄的“参政议政”的热情,都可能使微博的控制,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难题。而微博越难控制,就意味着它可能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微博拉平精英和平民间的差距


  

  微博这么火,是有原因的:首先,微博这项网络服务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合拍。现代人所处的快节奏生活需要一种相应的灵光乍现式的表达。在传统社会或互联网普及之前,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写作通常是精英们的活动,成功的写作者需要受过系统的教育,要有大块的时间,要有精心的构思和专业化的出版业的支持。现代人,特别是大城市里的许多人,生活节奏非常快,每天都有机会接触大量新鲜的人和事物,生活的场景经常处于变化之中,静下心来读大部头著作或精心构思一篇文章的机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微博这种“短小精悍”的写作方式便应运而生。


  

  其次,微博既可以像写博客一样坐在电脑前用键盘和鼠标输入,也可以将要发送的内容通过联网的手机与“脖”友们分享。这等于丰富了人们表达的手段,提升了人们表达的能力,使得人们不仅可以在坐下来的时候表达,还可以在移动的过程中写作。这样,微博便使移动过程中处于“分割”状态的个体连接起来。如果以前坐在联网的电脑前你可以“无处不在”,现在只要有个联网的手机,便可以“无处不在”。只要你有心情,你想表达,你就可以在等人的时候、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将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点点滴滴地记录下来,放在微博上,真正实现信息、意见和思想的同步分享。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