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 |
66.7% |
33.3% |
0.0% |
0.0% |
2006 |
53.9% |
38.5% |
7.7% |
0.0% |
2007 |
68.0% |
20.0% |
12.0% |
0.0% |
数据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跨国并购数据库
表14 金融危机后我国非国有企业主要跨国并购类型(%)
年份 |
横向并购 |
纵向并购 |
相关并购 |
非相关并购 |
2008 |
45.5% |
54.6% |
0.0% |
0.0% |
2009 |
50.0% |
45.0% |
5.0% |
0.0% |
数据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跨国并购数据库
1.5战略性跨国并购兴起
2007年以前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以资源获取与业务拓展为主要目的,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经验不断积累,一些企业开始化金融危机为机遇,从并购的初级阶段上升到战略性跨国并购阶段。其中主要包括:2008年2月,中国铝业公司联手美国铝业公司收购力拓集团12%的股份。此次战略投资显示了中铝国际化多金属发展战略、以适应行业格局快速变化的决心,为其长期发展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2008年5月,中国五矿集团收购了德国HPTec公司,使得公司一跃成为微型钻头和铣刀的领先企业,从而对公司实现“延伸钨产业价值链,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的整体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2008年9月,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从而跃居为全球最大混凝土设备企业。此次并购为该公司实现“成本中国化,技术品牌高端化”的战略构建了高速成长的平台。2009年6月,中国石化成功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通过整合其原有的技术与管理团队,中国石化将朝其世界领先企业的目标更进一步。通过上述实例我们可以看出,相比于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国企业主要集中于资源获取或业务拓展需要等单一目的的海外收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跨国并购提升到战略高度,期望通过并购来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或是对已有战略方向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战略性跨国并购的出现,也是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企业逐步实现视野全球化、运营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