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今日中国的传媒又如何呢?笔者认为,至少以下做法已经令人忧虑:
过分宣扬暴力、色情和”大款“文化
这是导致青少年实施暴力犯罪、性犯罪和贪利型犯罪的重要原因。对众多青少年的调查表明,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盲目崇拜影视中的英雄、美女和金钱。许多少年犯最初都是模仿犯罪,这与传媒的示范效应密切相关。
传递信息泛滥杂乱,甚至失实
这不仅使青少年难以吸收他们应当吸收的内容,反而使他们变得无所适从,或者做出错误的选择,直接导致青少年的行为与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此外,大众传媒的超前教育,促使少年儿童早熟,不利于青少年的情感控制。大众传媒对犯罪手段与技能的描绘也为青少年犯罪提供了犯罪方法上的诱导。
除了大众传媒之外,家庭成员的语言和行动也具有传播文化的作用。例如,在家中观看淫秽色情书刊和影视,招人打牌赌博,以及家庭暴力等,无疑也是助长家庭中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潜在因素。
【作者简介】
金泽刚,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注释】参见郭书田等《失衡的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
参见周大鸣编《 现代都市人类学》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第27页、第28页。
参见郭翔《 当前西方流行的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几种理论》 。
参见曹凤《 第五次高峰——当代中国犯罪问题》.今日中国出版杜,第112页。
参见曹风《 第五次高峰― 当代中国犯罪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第159页;
参见李万越等《 家庭教育与预防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研究》 1996年第12期。
参见王建民等《 中国流动人口》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231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6 卷,第217 页。
Sellin·J·T·“Culture Conflict and Crime”,NewYork;Social Science Councie,1983,P15.P16.P19.
Tafe·Donald·R·“The Theories of Crime in American Culture”,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1974.P68.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