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城市化进程中的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家庭榜样成员的消极教育作用


  

  未成年人世界观尚未形成,易受暗示,善于模仿,缺乏辨别是非、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由于父母兄弟姐妹具有天然的特殊关系,父母兄姐等成为家庭中未成年人的最先榜样。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直接熏染着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有人曾对陕西省少管所800 名青少年犯进行调查,发现父母行为不端的占15 %。在一些富裕家庭,成年人奢侈浪费,追求豪华;在一些干部家庭,父母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等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成长。


  

  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失学


  

  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300 万适龄儿童不能入学或人学后又辍学。而辍学或未能人学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往往高出在校生10 多倍。天津社科院曾对天津市8000 多名罪犯调查,1993 年人狱的25 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人员中,曾有失学历史的有1213 人,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56 . 5 % ,失学少年儿童成为违法犯罪的重大隐患。不少青少年失学不是因家庭没有经济能力,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有的家长见小孩成绩不理想,就认为不如弃学经商;有的家长对小孩厌学放任不管,从而导致他们辍学。几年前,湖北省房县有一个‘’小草队“ 犯罪团伙,成员都是青少年,一半以上不够刑事责任年龄,其中大部分是由于以上原因失学而陷人犯罪的泥潭。


  

  家庭文化冲突


  

  家庭文化是指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在家庭内存在和传播。它仍然是社会整体文化的反映,只不过青少年的文化形成更受家庭的影响。


  

  文化的冲突导致犯罪,是当代犯罪学理论的著名论断。美国犯罪学家索尔斯坦· 塞林认为”文化冲突直接造成行为规范的冲突,而行为规范冲突的一方必然是犯罪“, ”在多元复杂的当代社会中,社会整体的规范意识与部分社会规范意识是不可能统一的。因此,二者之间极易形成冲突。“处于这样的文化条件下,”对于某一特定的人来说,社会的文化冲突必然深刻地影响他的思想和行为,必然扩大他的规范意识的冲突,从而引起行为人的自我行为的矛盾,最终导致犯罪。“[9]另一位美国犯罪学家塔夫脱同样认为:”以物质利益为核心,强调个人主义和非人道原则的文化结构必然在各种场合与传统的社会文化发生严重的纠葛和冲突。“[10]


  

  在我国,长达几千年中央集权制度培养、凝聚了追求高度统一的文化主流。建国后不断强化阶级斗争和实行计划经济又为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提供了政治和经济的基础。与此同时,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一直在支持着当代青少年的长辈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西方工业文明也带来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它对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涵化、融合甚至挤占造成原有文化的失落,但新文化又立足未稳,彼此之间必然进行激烈冲突。具体说来,当今社会的文化冲突可列举如下: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