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乡村丧礼的逻辑:一个法人类学的考察

  

  乡村丧礼对人际关系的整合不仅体现在血缘关系,同时也见于地缘关系。这里所谓的地缘关系,特指共同居住于某地的近邻关系。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加快,很多乡村人家已经迁居到中心集镇或县城。在这些由昔日的村民组成的(或参与进来的)城镇社区中,人与人的关系隔膜而疏远。城镇中的在职职工可以把“单位”作为对外交往的平台;退休职工可以参加“老年大学”或群众性的文娱健身活动,但是,从乡村迁来的“移民”群体,则缺乏相应的社会交往渠道。然而,这些点缀于城镇社区中的原子式的个体,也需要交往与沟通。在城镇社区中举行的传统丧礼,正好提供了一个社区居民之间相互走动、相互交往的契机。在一次丧礼中,我就注意到,平日里少有往来的城镇社区邻居,就有数十人凑了“份子钱”前来吊唁。一个比邻而居的人死了,这样一个事件,也许比别的事件更容易打动社区居民心中最脆弱的那个部分,更容易消除彼此之间的隔膜感。社区居民们在有限度地参与传统丧礼的过程中,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交流,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圈子”,这对于他们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传统的乡村丧礼对于地缘关系的整合,不仅仅体现在城镇社区,同时也体现在纯粹的乡村社区。一个村庄里的丧礼,同样会吸引众多并无血缘关系的邻里共同参与,邻居们不但会把自己家里的餐桌餐具无偿地借出,而且还会协助死者家属买菜做饭、接待外来客人、处理其他方面的杂务。在这个过程中,邻人们共同分享了属于这个村庄、这个社区所共同的人间冷暖、人世悲欢、生死体验,这种共同的体验与感受显然会强化他们对于一个村庄、一个社区的归属感,从而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既是一个物质生活的共同体,也是一个价值、情感与信仰的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看,在特定的地缘关系中,乡村丧礼尽管是由某一特定家庭负责操办的,实际上却充当了一个公共事件,成为了整个社区居民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事件。它对于特定社区成员的整合意义,应当给予充分的估计。


  

  其次,在时间的维度上,乡村丧礼不仅是沟通历史与当下的一根纽带,同时也是展示传统、凸显历史的一种载体。因为,乡村丧礼的全过程,几乎都是在死者遗体“在场”的情况下展开的。而死者的遗体,就是看得见的、最新的“祖先”。经由丧礼中的这个核心要素—死者遗体,当代人与祖先、传统、历史的关系,得到了最直观的、甚至是可以触摸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乡村丧礼之所以成为一种广泛流传的社会现象,也是因为它是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在丧礼的要素、精神与风格中,总是会包含一个民族最初、最深的记忆。从历史渊源来看,传统儒家所强调的“礼”,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丧礼。譬如孔子反对“临丧不哀”(《论语·八佾》),“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办“丧事不敢不勉”(《论述·子罕》),主张“羔裘玄冠不以吊”(《论语·乡党》),认为“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等等。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现当代社会出土的众多墓葬,也足以表明中华民族对于丧葬礼仪的特别重视。杨树达的研究还表明,在传统社会中,丧礼与婚礼一样,都是备受重视的社会礼仪。[7]


  

  必须看到,传统的丧礼流传下来,寄生于今天的乡土社会,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分量确实有所减轻,但是,借助于这样的丧礼,“一个传统的中国人看见自己的祖先、自己、自己的子孙的血脉在流动,就有生命之流水永恒不息之感,他一想到自己就是这生命之流中的一环,他就不再是孤独的,而是有家的,他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在扩展,生命的意义在扩展、扩展成为整个宇宙。”[8]从这个层面来说,蕴藏在乡村丧礼中的文化要素,依然构成了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中的核心部分,是活生生的民族精神的展现。


  

  与传统丧礼相对应,政府在当前积极提倡的新式殡葬,虽然有节省经济成本、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的现实考量,且在城市社会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和实施,但在乡村社会中却遭到了柔软而坚决的抵抗。在这种抵抗的背后,其实反映了民族精神与历史传统的强大生命力。在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剧变过程中,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传统的要素在逐渐消逝,已经越来越少了。乡村社会中还在流传的传统丧礼,则可以视为中华民族古老传统遗留下来的一块活化石。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丧礼在沟通传统与当下方面的意义,也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