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放得宽一些,那么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家庭其实经受了一系列的冲击。其中较大的就有三次:发端于20世纪初期隆兴于革命根据地时期并一直延续到解放后的对封建家长制及其婚姻家庭制度的批判;伴随着对家庭制度的批判而同时展开的从1949-1976年间所开展的指向家庭情感的政治运动;近30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建设而来的、指向家庭责任的经济理性的入侵。[17](P133-145)正是在这三次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巨变的背景下,当下中国的家庭正处在一个压力增加和能力下降的失衡状态。
因为一方面,正是经历了这些冲击,不仅传统中国家庭里以孝为核心的价值观念被动摇了,而且中国社会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也被解构了。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所推行的契约自由原则,使“非契约关系,诸如家庭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同业关系和信仰关系等都被消灭掉了;因为这些关系要求个体的忠诚并因而限制了他的自由。”[18](P63)除此之外,又由于在这一过程之中,我们不仅普遍地接受了通过“想象”而来的、西方社会的家庭模式与家庭观念,[19](P216)而且在行动中也始终以此为摹本来改造并重塑我们的家庭,结果使得传统中国家庭的“代际关系”被现代家庭中的“平权关系”所取代。因而我们看到,在当下的家庭关系和家庭制度中,个人的权利日益被强调,而家庭成员间彼此所应负有的义务相反却普遍被忽视。更重要的是,伴随着市场化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经济理性和消费文化也开始大规模入侵并改造中国的家庭。结果不仅使得家庭与婚姻从神圣的伦理或精神体转化为世俗的契约型的法律关系,而且家庭的核心观念与根本价值也逐渐被经济理性和消费文化所侵蚀,进而使得“金钱和商业关系逐步融入夫妻家庭经济关系之中,或者说,夫妻之间的家庭经济关系已经渗入了理性化、商业化意识”。[20](P65)这样,不仅家庭逐步走向市场化,家庭的维系更多依靠的是经济利益,进而使得家庭更多地呈现出经济共同体的特征;而且也造成了家庭成员中“自我中心式个人主义”、甚至“极端实用的个人主义”的滋生,[21]家庭成员之间充满了算计,家庭生活日益功利化,进而导致家庭关系的迅速理性化与世俗化。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里家庭压力在不断地增加。这其中不仅包括源自经济社会的急速转型所带来的、家庭面临的社会风险的增加,如就业、疾病、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也包括因社会保障制度的解体所导致的、许多原本属于社会或单位承担的责任一下子都压在了家庭的身上,如住房、医疗保险等。[22](P113-115)而与日益增加的外部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日益城市化和工业化,中国家庭的规模却越来越小。据调查,截止2006年8月,我国城乡家庭户均人口为3.39人。这意味着,不仅近30年来户人均规模下降了1.42人,而且以往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已被现在的三口之家式的核心家庭所取代。[23]其结果,不仅直接造成了当下中国家庭在抗风险能力上的下降,而且也间接影响到家庭的稳定性。
综合两方面的变化来看,不仅家庭制度的松动、家庭情感的解构以及家庭责任的淡化,会造成现代家庭稳定性的下降,进而导致其在应对外部社会压力时表现地捉襟见肘。而且“家庭规模的变小,孩子越来越少,亲属关系也就越发变得不再重要。与此同时,对个人权利的日益强调,(又)使得家庭与婚姻都不再被定义为一种社会义务或经济上有利的结盟关系,而成为一种个人利益满足的来源并导致离婚率越来越高。”[24](P281)换言之,当家庭成员以及亲属之间,人们不仅都以自我为中心,而且考量生活和行动的重心也不再是衡量其有何终极性的意义,而是作为特定世俗目的之手段是否有效(益)与合理(利益)时,那么“家庭成员间的感情不但不会减弱家庭中的冲突,反而还会强化彼此间的矛盾。”[25](P46)因为当是否有利/好处成为决定家庭成员行动的关键,“并且当这个利益又不仅只是个人的局部的利益,而往往是短期的、眼前的利益,甚至是与整体、长远利益构成冲突的利益”时,[26](P89)那么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就会迅速被理性化了,进而使得原本以亲情和伦理为基础的家庭关系被解体。但遗憾的是,在此过程之中现代的、以契约为基础的人际联系却又未能在家庭生活中完全建立起来。由此引发的后果,便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的增加以及婚姻家庭的稳定性的下降。其表现为不仅离婚率逐年攀升,而且因赡养、房产纠纷增多所带来的亲人反目也俯拾皆是。[27](P111-113)
可见,外部压力的迅速增加和家庭抗风险能力的直线下降,使得当下中国家庭的稳定性变得越来越差。更为严重的是,因家庭成员间亲情的弱化和家庭道德与伦理的荒漠化所导致的家庭精神与伦理的瓦解,使得代际间的意义纽带也被剪断。这个时候,人的精神生活就很可能不会再去追求超越的意义,不再期望达到上帝的彼岸,或者成为现世的道德圣人,而更多只是关注于现世的且可见的利益,关注其在现实生活中占有了多少具有社会象征资本的稀缺资源。[28](P178)这样,伴随着家庭的瓦解所带来的伦理和精神世界的危机,不仅私人生活中生命的意义系统被解构掉了,人因此失去了精神上的归宿;而且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中都纷纷出现了很多“无公德/良知的个人”。由此造成的结果,便是近些年来,我们不仅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作为社会基础性秩序的家庭伦理与道德的瓦解,甚至是涣散崩溃,而且也能直接感受到家庭结构的松散、家庭矛盾的频发和家庭危机的爆发;甚至可以说,无论是亲情、伦理与道德,还是关系、制度与结构,当下中国的“家庭”都已处在濒临崩溃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