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基于斗殴故意实施的反击行为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

  

  评析


  

  本案的焦点问题是张艳标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在此基础上方可讨论其行为限度问题。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采取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根据以上法律规定,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防卫起因的正当性、防卫时机的正当性、防卫意图的正当性、防卫对象的正当性及防卫限度的正当性等法定条件,用以上法定条件加以衡量,张艳标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


  

  首先,张艳标的行为不具备防卫时机的正当性。正当防卫须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这就要求不法侵害具备紧迫性。本案中,张艳标在接到蔡阿纯的电话通知后赶赴现场,在抵达现场后与李文科发生口角并电话纠集人员欲教训对方,此时,双方互殴的局面已经形成,而李文科的前期骚扰行为业已停止,其上前抢夺钢管并徒手殴打张艳标的行为均已由张艳标先行预料并现实感知,张艳标亦已为此做好充分准备,张艳标正是利用此机会在加害对方的故意支配下实施了故意伤害行为,故被害人李文科的行为仅属双方互殴过程的组成部分,不具备紧迫性。


  

  其次,张艳标不具备防卫意图的正当性。虽然理论界对于成立正当防卫是否须具备防卫意图存在必要说与非必要说的激烈争辩,甚至有学者持坚定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而彻底否定了防卫意图的必须,但防卫意图对于评价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与人身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司法实践中认定正当防卫仍应要求行为具备防卫意图。本案中,张艳标的行为足以彰显其伤害他人的故意,而其在李文科上前夺钢管并徒手殴打后的伤害致人死亡行为,正是在这种伤害故意的心理状态支配下所实施的,属于互殴过程中的反击行为,不具备防卫意图。


  

  最后,行为属于互殴抑或正当防卫应当综合加以认定。对于行为人是出于防卫意图还是出于斗殴故意,事件的起因与经过、双方的语言、攻击力量对比以及双方平时的表现等均可加以佐证,但单纯地准备工具或者预见侵害并不足以阻碍正当防卫的成立,应当综合以上因素对行为性质进行判断。本案中,张艳标接通知后即准备钢管、尖刀等杀伤性工具的行为、在抵达现场后与对方发生语言冲突的行为、电话纠集人员进行斗殴的行为、在对方动手后当即持尖刀捅向对方身体要害部位的行为、对方退让后的继续加害行为,表明其对于挑衅行为会使得矛盾激化、事态升级已有预见,亦足以表明其并非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是出于争强斗狠动机进行斗殴,最终达到侵害他人的目的,故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