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WTO法律体系、国际贸易经济理论与中国《加入议定书》

  

  (3)发展中国家进口替代政策


  

  经济学划分世界经济为发达经济与不发达经济两种。属于发达经济的,只有美国、加拿大、西欧和日本等少数国家,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被划分为不发达国家,并可以进一步将这些不发达国家划分为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统称欠发达国家。


  

  在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往往出口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以换取发达国家制成品。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最穷与最富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贸易使欠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长期衰退,实际上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他们主张通过进口替代(进口商品国产化)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真正提高国家的经济水平。这样主张的原因在于,传统贸易理论下的贸易虽然在短期内使贸易国福利最大化,但这种基于本国生产要素优势的专业化生产,却使欠发达国家长期与工业化生产的动态效应,以及伴随而来的福利最大化无缘,成为发达国家的从属国。


  

  所谓工业化动态效应,是指训练有素的劳动力、更多的发明创造、更高和更稳定的出口产品价格、以及最终反映出来的更高的国民收入水平。由于欠发达国家长期从事初级产品的专业化生产,而发达国家不断提高制造业的专业生产水平,几乎所有工业化动态效应,以及这种动态效应下产生的贸易利益,都被发达国家获得。因此,贸易留给欠发达国家的,更多是贫穷和落后。


  

  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相对优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调整供给、技术、偏好等要素而改变的,同时,相对优势并非贸易产生的唯一原因。这意味着欠发达国家不能永远根据传统贸易理论而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国外制造品,之后再转型制造业,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他们可以尝试积累资本,改进技术,先将比较优势从初级品的生产转为简单制成品的生产,然后再转向复杂制成品的生产,最终实现工业化。现实中,被称为东南亚奇迹的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正是采用了这种模式而获得经济的腾飞。


  

  国际贸易使欠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这个转变的发生在于,发达国家将生产率提高的全部或大部分转化为工人的高工资,而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却将生产率提高的全部或大部分转化为更低的产品价格。两种经济下生产率的提高,一个用于降低农产品或原材料价格,而另一个却没有用于相应降低工业产品价格。当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用咖啡、矿产换取发达国家的飞机、精密仪器时,他们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特别考虑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一般低于工业,即使两种产品价格等量同时降低,都会影响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更不用说一个用于降低产品价格,一个用于增加收入。此外,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品进口需求增加比发达国家农产品的进口需求增加快得多。因此,事实上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有可能恶化到比根本不进行贸易更糟。除长期贸易条件的恶化,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还可能面临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初级出口产品价格和收入的短期波动。价格的波动是因为这些初级出口产品的需求和供给既缺乏弹性又不稳定。需求方面,发达国家消费者仅花费收入中很少的一部分购买咖啡、茶等商品。当这些商品的价格变动时,他们很少改变对这些商品的需求量,因而导致价格缺乏弹性。而矿产品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则是因为它们很少有替代品造成的。发展中国家初级出口产品需求不稳定,则是由于发达国家商业循环波动造成。供给方面,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出口产品同样缺乏价格供给弹性。原因是大多数这些国家的资源使用方式不科学、不灵活,又缺乏适当的管理。例如,矿产、林业资源的滥采等。由于出口价格大幅波动,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入极不稳定。当出口收入增加时,出口商们的消费、投资和银行存款增长。这些效应成倍转移到经济的其它部门。当出口收入下降时,同样的原因导致国民收入、储蓄、投资的成倍缩小。这种激增与速减的交替变换,给经济发展计划的实施造成巨大的困难。


  

  20世纪50、60和7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只有走工业化的道路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实现工业化有两个途径: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政策各有长短。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大国,大多选择进口替代政策来实现国家工业化。具体做法是在高关税和其他如补贴等政策的保护下,在政策采用初期鼓励简单的外国零部件组装,随后向多品种、升级产品、以及中间产品的生产发展。这种保护政策使关税保护区和保护区加工厂迅速发展。


  

  研究进口替代政策的萨瓦托总结认为,实施进口替代策略的国家,进口替代可能会在发展阶段的早期给政策国家,特别是一些大国,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却必须采取出口导向政策才能确保前期政策带来的经济发展。因此,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应当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轮流使用这两种策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应当采取这种做法。


  

  (4)发达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一种积极的贸易政策可以在延伸的外部经济条件下增长一国的财富。根据战略性贸易保护的观点,一个国家可以通过暂时的贸易保护政策,如补贴、税收优惠、政府与工业部门的合作计划等方式,在一些寡头垄断市场,如大型客机制造、半导体、计算机、远程通信、以及其他一些对国家至关重要的领域内创造出相对优势。由于这些高科技产业存在很高的风险,产业的成功要求大规模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一旦产业开发成功,便可带来外部经济效益,在受益其他部门的同时,增强自身未来的发展前景。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