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WTO法律体系、国际贸易经济理论与中国《加入议定书》

  

  20世纪6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的佛龙的产品周期理论准确揭示了国际分工在制造业中的形成和变化。产品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产品的周期分为四个阶段:新产品阶段;产品成长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以及产品衰退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研发推出新的产品。由于美国等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人力和资本资源上拥有相对优势,因而享有新产品研发等初期开发的优势。在第二个阶段,扩大生产及出口使产品生产增长。第一阶段之后,产品开发稳定下来,生产技术得到改进。产品得到更多消费者认可。产品在研发国进入大量销售并部分出口阶段。在这个阶段,其他国家还没有掌握产品生产技术,无法模仿生产,研发国在国内国际市场都处于完全垄断地位。在第三个阶段,标准化及国外生产使产品生产成熟。这个阶段,产品在研发国生产标准化,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使大量出口盈利成为可能。同时,由于宣传和销售的努力,产品在其他非工业化和欠发达国家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开始大量出口,或在本国或他国组织生产。在第四个阶段,国外大量生产及进口使产品进行衰退阶段。产品生产和技术完全标准化并渐渐过渡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后,利用劳动力优势国家的当地劳力可以生产出更为便宜产品。同时,技术在这些国家扩散,并出现模仿品的批量生产。于是产品生产从研发国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进行大规模生产,不仅供应当地市场,同时出口到包括研发国在内的发达国家。于是,品牌竞争让位于价格竞争。最终,研发国完全放弃产品的生产,成了这些商品的纯进口国。


  

  这个循环,揭示了美英等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如此关注的原因。典型产品如二战后的无线电产品竞争。二战后真空管技术在美国迅速发展使美国垄断了全球无线电产品市场。几年后,日本掌握了同样的技术并凭借廉价劳动力渐渐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之后,美国发明晶体管,并借新技术重新占领市场。但是,日本同样在几年后掌握晶体管技术,又开始了与美国的竞争。美国随后通过集成电路的使用再次在无线电产品的竞争中占据上风。


  

  佛龙关于制造业工业制成品国际贸易的产品周期理论使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日本,新加坡,南韩等,在资本的国际流通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大量运用国内、国际资本,投资到人力资源这个获得产品进步与产品早期制造相对优势必不可少的资源,取得了产品周期理论中产品生产早期所必需的优势。这个理论说明相对优势并非完全先天,而可以是政府产业政策干预的结果。


  

  这个结论使工业化政策在各国得到广泛的关注。一方面,各国在国内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考虑充分利用佛龙理论揭示的经济现象和规律,保证本国经济发展优势,另一方面,在考虑其他国家的产业政策时,判定其他国家是否通过对国内政策的操纵达到扭曲相对优势的目的。


  

  (5)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理论


  

  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和专业化生产有两个原因:各国资源差异的存在以及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相对优势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是贸易的唯一原因。但是,使每个国家专业化生产的相对优势只能集中在有限的几个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也是国际贸易的一个主要原因。


  

  1933年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张伯伦同时提出不完全竞争理论,认为现实经济活动既不是完全的自由竞争状态,也不是完全的垄断状态,而是处于两者之间的不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状态。


  

  根据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市场因诸多因素而呈现不完全竞争状况。这些因素包括运输成本、消费者对不同产品如名牌产品提供的品质保证所产生的不同的信赖程度、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不同的产品为满足消费者消费便利的需要、以及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等等。


  

  张伯伦则从产品的差异出发论证垄断理论,提出一切产品都存在差异,在广泛的经济活动中,任何差异都非常重要。产品的差异可以是专利权、商标、企业名称、包装、质量、设计、颜色、式样等等,其重要性在于:由于所有产品之间都存在差异,市场就不可能只有一种产品和一种价格;由于产品差异的普遍性,任何特定产品的生产者都有可能是具备了一定垄断能力的垄断者。因此,垄断是一种普遍经济现象,不一定只发生在少数几家规模巨大的生产商对市场控制和操纵的情况;因产品差异而产生的垄断不排斥竞争,作为竞争对手,各厂家同时并存,谁也不能将对方完全挤出市场;在可能形成规模经济的行业中,国家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和生产规模受本国市场规模的影响。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能够形成一个比任何单一市场都要大的世界一体化市场。这个世界一体化市场将各国从市场规模对经济的限制中解脱出来。在这个市场中,各国选择较少的产品进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放弃全方位(生产所有产品)低效率的生产方式,然后,通过贸易进口本国不生产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


  

  这个结论得到二战后经济实践,尤其是西欧的经济实践的证实。1957年,欧洲主要大陆国家建立了制造品自由贸易区,(贸易共同市场或欧洲经济共同体),使贸易迅猛发展。由于几乎所有的贸易增长都来自行业内贸易,避免了经济和可能的政治冲突。例如,法国机电行业在德国同行业发展时遭受损失,但是,两国在欧洲一体化市场中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各自都获得了利益。因此,在欧洲市场一体化实现以后产生的政治和经济摩擦比预期的要小。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