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死亡”的司法权威能否重生?
师安宁
【关键词】司法权威
【全文】
“上法院不如上访”这样的判断你信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曾几何时,法院是个神圣的地方!
我们在影视剧中往往会见到这样的情景:一旦发生纠纷,某方当事人会正告对方“我们上法庭”或是甩出一句“法庭上见”的严正之词,这显然是一项极具威慑力的战斗行为。拿法律作为“挡箭牌”的那一方的那范儿简直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法院是他们家开的,底气十足!而被正告的那方就显得“很紧张”了。
应该说,影视作品虽然是一种文学创作,但其中显然寄托了人们对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的极大期盼。如果现实中人们的确依然这样信赖法院,那么我认为这当然是人民法院和法官的光荣——我是说如果我是法官的话我就这样认为。
如今的现实却是“上法院不如上访”,上访已经成为另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并且是更权威的一种机制。那么,一旦司法权要受制于另一种权威,所谓的司法权威还是“权威”吗?谁都知道,没有司法权威,权利救济机制一旦失灵,社会必然失范。不容否认的是,当下法治生态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的失衡趋势,司法权威受到严峻挑战且濒临“死亡”是一个必须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
各位看官也许要怀疑我的上述判断,但外交部的那位姜大姐面对中外记者说的明白:“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
我猜想,这位大姐当时可能是说秃噜了,要不然“依法治国”喊了多少年了,又是我党“十五大”的重大政治成果,而且还煞有介事地写入了宪法,此话岂不是轻轻滴把“遮羞布”给扯掉了吗?此言一出,必然削弱我国的国际人权斗争能力,等于给国际“反华势力”提供了炮弹。大姐啊,你这不是“贼不打三年自招嘛”?!
其实,外交部姜大姐说的是实话,只不过“不该”在这个地方说而已。就像一个长期患有“家庭暴力症”的恶徒,尽管可能在家关起门来经常打老婆、骂孩子,但在外面他必须得装出一副正直、良善、慈祥、柔情、亲民的好形象,以此表示在其“暴政”下的大家庭依然是多么地“和谐”。所以说,姜大姐,你看看,“家暴”这些丑事哪能实话实说呢?
言归正传,要重构司法权威,就必须尊重司法规律,排除干扰,最大限度地限缩那些贬损司法权威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