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人民币汇率与反补贴:牵强的挂钩

人民币汇率与反补贴:牵强的挂钩


屠新泉;孙娜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反补贴
【全文】
  

  2001年中国入世之后,持续高涨的中美贸易顺差和美国制造业就业的快速下降,使得人们对入世减轻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状态的期望落了空。中国履行市场准入承诺的良好记录,以及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没有给美国太多空间指责中国的进口政策。然而另一个似乎对进出口价格具有全局影响的因素很快成为新一轮中美经贸关系拉锯的焦点——人民币汇率。为缓解外部压力,同时也作为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一个环节,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结束盯住单一美元,转向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日均变动率限制在上下0.3%的幅度。新的货币篮子有效地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8.11,上调幅度为2.1%,并在2005年末逐步升值至8.10。2006年6月央行公布的人民币中间价格为7.99,突破8:1的大关。至2007年11月1日,人民币汇率已升至7.45,累计升值幅度超过8%。


  

  然而,人民币升值并未扭转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攀升趋势,2007年前8个月,美国对华逆差1638亿美元,大大高于2006年同期的1433亿美元。[1]中国的“小步慢跑”与美国的期望存在很大差距,指责中国实行“货币操纵”和“汇率低估”的声音仍然充斥美国政府、国会、制造业界和学术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主张继续通过双边磋商加大压力之外,一个新的政策导向和工具浮出水面——反补贴。美中经济安全审议委员会(USCC)在2006年11月公布的年度报告中指出“货币操纵(currency manipulation)严重导致中美经济的不平衡”,[2]并建议美国国会通过立法确定“包括货币操纵和贷款减免等在内的政府行为属于反补贴法要惩罚的非法补贴范围”。[3]2006年12月15日,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S. Bernnake)在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准备的演讲稿中指出:“不正常的人民币汇率”是中国未来经济转型和成功的最大挑战,并进一步在指责“被低估的人民币汇率是一项有效的补贴,让中国的商业企业拼命出口而非供应国内市场”,[4]成为首位公开指责人民币汇率政策是一种补贴的美国高级官员。尽管他在后来的演讲中取消了这一说法,但这仍然给那些抨击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政界和商界人士一个新的工具和机会。2007年1月23日,民主党参议员Jay Rockfeller在“加强美国贸易法律法案”(S.364)的提案中提出美国的反补贴税法要明确适用非市场经济国家,同时要求美国反补贴法律在“可诉补贴”项下定义“财政补助”时加入“汇率操纵”(exchange-rate manipulation)一项,[5]该项提案已通过二读并提交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审议。2007年1月31日,民主党众议员Tim Ryan连同其他49名众议员也提出了一个“公平货币法案”(H.R.782),主张将汇率失调定义为一种可反的出口补贴,并放宽汇率失调的标准。4月12日,该提案被提交众议员4个委员会分别进行讨论。


  

  尽管上述言论和行动还没有成为美国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但将汇率政策作为反补贴法的对象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而从美国目前的政治环境来看,代表劳工和中小企业利益的民主党在众议院掌握较大优势,对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怀疑气氛浓重,同时出于2008年大选的考虑,给共和党总统布什制造麻烦也是一种策略,因而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在贸易政策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是可以预见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加以深入的分析,以尽力阻止汇率政策的复杂化,或是做好一旦有关法律实施后的应对准备。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