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我们处于什么时代——简析规范宪法学与政治宪法学的根本分歧

  

  五、余论:人民以何种方式出场


  

  其实,提炼凝结时代精神的宪法规范命题,同样也是政治宪法学的核心话题。但基于对“我们处于什么时代”的不同判断,政治宪法学诉诸“呼唤人民,让人民出场”,而且认为当下中国“只能”如此为之。尽管政治宪法学同时警惕地提到“人民的出场,不可能是一种直接革命的方式,而是反革命的方式”,[9]但它没有就如何避免“直接革命”之悲剧,给出方案。从宪法实践的历史来看,没有方案,这种悲剧总会再现;而这样的方案,不外乎其他,就是以宪法制定的权力取代制定宪法的权力,更具体地说,就是宪法解释。


  

  不同的学术预设,催生了多元的宪法理论,乃至在具体主张甚至基本主张上截然不同的宪法理论。这里没有对错之分,只有谁更契合这个时代之别。当然,这一点有待这个时代的宪法实践去检验。但是,多元宪法理论共存,乃至出现对峙理论之间的争鸣,在这个转型时代,这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作者简介】
郑磊,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注释】 本文所用的“政治宪法学”、“规范宪法学”、“宪法解释学”等术语,是在当代中国宪法学的语境中使用。详见韩大元、林来梵、郑磊:《宪法解释学与规范宪法学的对话》,《浙江学刊》2008年第2期。
J. A. G. Griffith, The Political Constitution, 42 Modern Law Review 1, 19 (1979).
  Martin Loughlin教授将Griffith认为,Griffith是英国公法学界经验主义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参见洛克林著,郑戈译:《公法与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78页以下。
Richard Bellamy, Poltical Constitutional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高全喜:《宪法与革命及中国宪制问题》,载《北大法律评论》第11卷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H.L.A.Hart, The Concept of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266ff. 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 Righ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46ff.
阿伦特著,陈周旺译:《论革命》,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2页。
高全喜:《宪法与革命及中国宪制问题》,载《北大法律评论》第11卷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芦部信喜著,高桥和之增订,林来梵、凌维慈、龙绚丽译:《宪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7页。
高全喜:《人民也会腐化堕落——从政治宪法学的视角审视》,《战略与管理》2010年第9/10期,第33页以下。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