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实施
王鹏祥
【摘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在长期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完善的,这一政策强调对犯罪区别对待,做到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法律的权威,又要尽可能减少社会对立面,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认真研究和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利于纠正严打刑事政策的弊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执行,获得刑罚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刑事和解;社区矫正
【全文】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党和国家在总结我国长期惩治、预防和控制犯罪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和发展的需要,适时提出的指导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重要策略思想,是新形势下对传统刑事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如何理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涵,正确认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意义,在实践中如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涵
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涵,学者说法不一,但主流观点体现在: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适度,宽严有据。陈兴良教授通过对“宽”“、严”和“济”这三个关键词进行语义学上的分析,揭示了其基本含义。“宽”,是指宽大、宽缓和宽容。“严”,是指严格、严厉和严肃。“济”是指救济、协调、结合,达到刑事司法的宽严平衡[1]21-22。由此可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质在于对刑事犯罪要区别对待,做到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法律的权威,又要尽可能减少社会对立面,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笔者认为,在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涵上,应当把握好三个强调: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强调对犯罪区别对待。孟德斯鸠指出“:在我们国家里,如果对一个在大道上行劫的人和一个行劫而又杀人的人,判处同样的刑罚的话,那便是很大的错误。为了公共安全起见,刑罚一定要有一定区别。”[2]92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我们必须建立合理的刑罚结构,按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同配置轻重相宜的刑罚,使每一个犯罪行为都罚当其罪。同时,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时,我们还必须准确理解和适用刑法,根据犯罪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依法予以从宽或者从严处理,实行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