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法院的量刑程序改革

中国法院的量刑程序改革


李玉萍


【摘要】由最高法院推进的量刑程序改革目前正在全国部分法院进行试点。试点方案遵循依法、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兼顾、公正与效率兼顾等原则,根据不同类型案件的特点,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以保障量刑活动的相对独立性。当前,我国的量刑程序改革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和困难,同时,法院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由其推动的量刑程序改革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法院;量刑程序;司法改革
【全文】
  

  一、法院量刑程序改革的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量刑程序在内的量刑规范化改革成为人民法院刑事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最高法院“二五改革纲要”和“三五改革纲要”中相继提出要“健全和完善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把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制定《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在前期广泛调研、反复论证和局部试点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量刑规范化课题组拟定了“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并于2009年6月1日起在全国部分法院开展试点活动。


  

  由最高法院推进的量刑程序改革是法院健全和完善刑事审判工作机制的需要,更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包括量刑公正在内的司法公正的需要。从改革的背景来看,包括量刑程序在内的量刑规范化问题近年来之所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其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事业得到极大发展,人们的法治理念尤其是维权意识有了极大提高,对司法公正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全面。反映在刑事司法活动中,人们不仅要求法院的定罪要公正,而且要求量刑也要公正。就量刑公正而言,人们不仅要求法院的量刑结果应当适当、均衡,而且要求量刑的过程应当公开、透明。而恰恰在这一问题上,我国现有的司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诸如同案不同罚、罪刑不相适应、量刑活动不公开、不透明、不说理或说理不充分等现象为人们所诟病。其二,从刑事法研究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刑事法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主要精力放在定罪问题上,因而,尽管有关犯罪的理论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是相关理论均已基本上自成体系,在司法实践中,诸如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问题虽然仍是诉讼各方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是已经不再是困扰法院刑事司法的难点问题。相比较而言,量刑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在较长时期内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但是,随着精密司法、程序公正等司法理念在刑事法领域的逐渐渗透,量刑活动的特殊性、重要性以及复杂性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传统的以定罪为中心的庭审方式所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如何正确认识定罪活动与量刑活动、定罪事实与量刑事实以及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的关系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国外的刑事立法和司法情况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其他国家尤其是法制较为发达国家如何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如何保障控辩双方尤其是诉讼当事人(包括被告人和被害人)参与量刑活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并在自省的基础上反思如何通过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通过程序的合理设置和有效运行保障量刑活动的正当性和量刑结果的适当性。其四,随着“公正与高效”、“司法为民”、“三个至上”等成为我国法院进入21世纪以来的工作主题,如何通过改革健全和完善刑事审判工作机制和办案机制、促进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的科学发展就成为近些年来法院司法改革的重点。反映在刑事审判方面,如何通过健全和完善刑事审判的相关机制,实现定罪公正与量刑公正兼顾、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就成为各级法院司法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规范化量刑改革分别被列入最高法院“二五改革纲要”和“三五改革纲要”,量刑程序改革自此应运而生。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