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视频监控系统其实是一种事件历史记录系统,其是将多台摄像机的视频信息传回到监控中心存储起来,同时在视频监视墙上实时显示给安全人员。[7]最早的视频监控系统是全模拟的视频监控系统,也称闭路电视(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简称CCTV)监控系统。图像信息采用视频电缆,以模拟方式传输,一般传输距离不能太远,主要应用于小范围内的监控,监控图像一般只能在控制中心查看。全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以模拟视频矩阵和磁带式录像设备VCR(Video Cassette Recorder)为核心。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以数字控制的视频矩阵替代原来的模拟视频矩阵,以数字硬盘录像机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替代原来的长延时模拟录像机,将原来的磁带存储模式转变成数字存储录像,实现了将模拟视频转为数字录像。DVR集合了录像机、画面分割器等功能,跨出数字监控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全数字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基于PC机或嵌入式设备构成监控系统,并进行多媒体管理,目前这类系统已成为视频监控器材市场的主流。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视频监控逐渐从本地监控向远程监控发展,出现了以网络视频服务器为代表的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网络视频服务器解决了视频流在网络上的传输问题,从图像采集开始进行数字化处理、传输,这样使得传输线路的选择更加多样性,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提供了图像传输的可能,使整个系统趋向平台化、智能化。很多互联网企业已开始涉足此类视频监控系统的开发,目前尚属市场起步阶段。[8]可以说,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监控系统经历了可录像、CCD传感器和数字多路技术三次革新,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传统的闭路电视(CCTV)和录像系统的弊端日渐明显,更加智能的IP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成为大势所趋。
一个完整的视频监控过程包括:通过CCD/CMOS[9]摄像头进行视频采集,对视频文件的压缩处理,传输到监控服务器,视频文件的解压缩处理和存储,到最后显示在屏幕上。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因为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加智能化。[10]其实,单从“视频监控”这个名词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视频监控系统的两大功能:监视和控制。前者是指对被监控场景的了解和掌握,而后者则是对被监控地点事情的反应。基于这两点,加之该技术的飞速发展并日趋丰富和完善,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管理和社会安全防范之中。生活中最常见的视频监控设备“电子眼”或称摄像头,不光是在广场、商场、运动场,校园、公园、烈士陵园,巴士、地铁、出租车,宾馆、饭店、写字楼里随处可见,就连执勤的警车上也装着摄像头,甚至连警察的大盖帽上都配了摄像头。[11]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公共场所已安装摄像头26.5万余个。[12]公安部在打造“平安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在各个城市进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预计到2008年全国用于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的摄像头将达到200万个。故有人称,中国视频监控市场已是一块很大的蛋糕[13],视频监控市场的膨胀也为视频采集、网络及存储厂商带来了巨大商机。[14]
关于监控强度,在监视设备越来越先进的情形下,前述之街头监视器的警察替身功能已在美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争议。美国评论家Jennifer Granholm认为,一个步行者期待公众和警察不看他是不合理的,但他可合理期待不被高倍远程监视器监听他的私人谈话。同样,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看信时,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信件会在高倍监视器下一览无余。因为政府官员不应通过远程监视器来监看他人私人信件的自然假设应是隐私、安全、尊严的基础之一,也是区分自由社会与专制社会的根本区别。[15]
毋庸置疑,视频监控系统对预防犯罪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既可以威慑犯罪,又可事后发现线索或犯罪嫌疑人,并为定案提供相关证据,甚至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当场处置犯罪和减少犯罪损失。基于这些功能,使其在安全防范领域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视频监控被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机构、公司企业和个人广泛应用于监控犯罪和安全防范。但同任何安全技术一样,如果不恰当使用或被滥用,也会走向自己的反面,甚至成为限制和损害公民自由和合法权益的工具。近些年来一系列偷拍事件的发生,充分暴露了视频监控潜在的危险和对公民隐私权利的侵害。如厦门某公司原总经理在女工厕所安装针孔摄像头,对公司女工上厕所的过程进行偷窥;美国俄亥俄州一男子借出租房屋之机偷拍房客洗澡长达5年,有650名房客出现在被偷拍的录像带上等。[16]不规范的视频安装甚至滥用,不仅让处于起步阶段的视频监控技术蒙羞,而且招致公众的质疑、议论和急剧反感,从而导致该行业发展进程的迟延。由此可见,它是一把双刃剑,在给社会带来方便和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困惑和灾难。它的优劣完全取决于对其的规范、管理和使用,以及使用者的具体把握和使用方式,因此,需要我们更好地利用它和很好地把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