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der-钱的论析可以视作对科尔奈理论的一个重要纠正。科尔奈的目的是要论证"社会主义体系"(以及"共产主义的政治经济")中的"常规现象",并把它们置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对立的非此即彼二元框架之中。Walder-钱则以中国的地方分权,以及其与例如前苏联(俄国)高度中央集权的不同,来论证国家行为可以是维护市场而不是反市场的。未经明言的是,市场和政府、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未必是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我们甚至可以说,他们的论点讽刺性地点出,哈耶克-科斯-科尔奈的主流新制度经济学虽然特别强调其所谓制度,其实具有很大的盲点,使他们忽视了中国地方政府和其企业的相互间的竞争在中国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同时,Walder-钱的论点也显示,这个辩论其实仍然是在主流制度经济学所定的框架之内进行的。计划经济被全盘否定;市场机制不容置疑。Walder-钱所论证的其实最终只是,价格机制、竞争、牟利等市场原理也能适用于政府组织,而不是说市场原理并不足以解释中国的发展经验。
我们可以说,以上的两种观点分别点出了同一故事的两个重要方面:科斯理论突出民营公司及其企业家们在日益扩展的经济中的角色,以及国家法规在日益复杂的经济中的作用;Walder-钱则突出地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在"维护市场的联邦主义"下,充分发挥分权和税收激励的作用,对其企业实行硬预算约束,为自身的地方利益而竞争。
合并起来,这两种意见对改革早期的实际似乎掌握得相当完全。两者的弱点要在改革后期的经济发展以及其经验研究中方才呈现。
(三)改革后期的经验
新的经验实际呈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发展的关键因素变成不简单是地方政府,也不简单是民营企业,而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发展的前沿从由地方政府发起、经营或控制的企业转到外来的投资(包括"外资"和"港、澳、台")以及快速扩增的(较大的)民营公司和(较小的)"私营企业"(2006年平均雇用13人);地方政府的角色则从兴办和经营企业一变而为招引和支持外来的企业。伴随投资规模的扩大,地方政府经济活动的主要所在地也从基层的村、乡上升到县、省和市。
表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城镇就业人员数(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表4-2。
* 即联营单位("两个及两个以上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单位")+ 股份合作单位(由企业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单位)。(《中国统计年鉴2008》:29)
** 有限责任公司 (指"有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 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中国统计年鉴2008》:29)。"有限责任公司"包含"国有独资公司",但后者只占"有限责任公司"所有从业人员的17%(《中国统计年鉴2009》:表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