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的后30年中,随着日益增多的法学教育国际交流活动,诊所法律教育模式从美国逐渐向世界各大洲扩展。现在的非亚拉、欧洲、大洋洲中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学院中,诊所法律教育项目已经成为其法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随着我国传统实践类的课程日益式微,我们通过接纳诊所法律教育来整合和完善传统的实践类课程,这对我们而言,没有多大的阵痛,只要符合“有利于”的思想,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契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那我们就没有理由再犹豫徘徊错失发展的良机。
二、诊所法律教育持续发展突破的路径
1.彰显诊所法律教育公益性,以期获得社会认同
诊所法律教育的公益性具体体现为:缓解法律援助资源之不足;学生关心民生、知晓社会存在着不公正难题,树立追求正义的理念,培养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心;法律实施对贫弱者的影响以及分析法律体制与实现正义的关系,发现法治中的问题与症结;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人权、促进法律制度完善和社会和谐。[21]
检视诊所法律教育尤其要突出其公益性,要重视它在美国获得社会认同和支持的社会背景因素,美国现代法律诊所的再度红火和勃兴肇因于上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这一时期美国反贫困、女权、反战运动风起云涌,诊所法律教育的借机勃兴,既解决了法律援助资源供给不足的难题,也给倡导民权运动的大学生直接参与社会促进社会进步提供了广阔天地[22]。上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法律诊所继续扮演着为低收入人群提供“通向正义途径”的重要角色。诊所课程让学生认识到“正义”对于贫穷的当事人的真实意义,让学生去发现了解思考那些能适用于当事人需求的现实体制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在这一时期,诊所法律教育提倡每一门法学课程均应当强调正义问题,而不只是诊所课程。将正义教育与公益教育纳入到每门法学院课程中去,这正是诊所法律教育第三次浪潮的目标。[23]
如果说诊所法律教育在其最初发轫之时就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在当下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这种公益性就更值得强调。[24]诊所法律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操作技能,更要通过特定的法律实践使参与者增强公益意识,张扬法律诊所教育价值[25]。也许,我们不应把诊所法律教育定位仅仅定位在“教学方式改革”上,应提升对诊所法律教育认识的高度,张扬其公益性价值,谋取其获得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同,尤其是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2.继续借力于法律援助,提升法律诊所教育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法律援助条例》第3条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同时第8条规定“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条例》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法律援助模式说明在制度层面上,法律诊所从事法律援助工作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