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废除高考户籍限制正当其时

  

  我们的建议指出,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随迁子女之所以面临就地高考难题,纯粹是目前“分省命题”体制惹的祸。上海早在1987年就开始“特立独行”、“自主命题”,但是北京等半数省市直到2002年以后才开始实行“分省命题”,逐渐和另外半数省区的“全国试卷”形成半壁江山。今天中国已没有真正的“统考”,所谓的“统考”其实是全国每年在同一时间的考试,但考的是17张不同的卷子(全国卷加16张分省卷)。一旦恢复真正的全国统考,考生不论户籍,在哪里考试都是同样的卷子,随迁子女考试问题顿时消失。因此,当下放心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因为不会马上产生严重后果,而随迁子女的教育和高考确实如众多家长呼吁的那样,“等不起!”至于以后几年可能产生“高考移民”后果,则还有时间通过建立全国统考等制度加以解决。


  

  不过,且慢!如今中国存在诸多话语禁忌,统一高考就是其中之一。不仅自主命题省市已经建立的考试院等既得利益产业出于本能反对全国统考,而且力主改革的自由派人士也斥之为“倒退”,仿佛回到统考就是恢复计划经济那老一套。其实既得利益者最爱听这种是非不分的言论。只要维持“分省命题”,全国考试不统一,就只有维持长期实行的分省招生指标制度。招生指标分配当然可以更趋平等,但是和高考方式不同的是,指标再分配可是要“割肉”的,难度可想而知。时至今日,京外各大高校的本地招生比例只是控制在50%以内,远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本地招生比例不超过30%的要求,实现各地同比例招生要等到猴年马月?对于各大省市招生地域歧视的既得利益者来说,维持现状就是胜利,而其中的一个法宝就是“分省命题”。什么“分省命题”促进“地方多元化”、“素质教育”这套说辞已基本上不攻自破,看看今日京、沪本地中小学生的高考压力便一目了然。说穿了,“分省命题”就是一个障眼法,用来掩盖统一高考体制下各地录取分数线的巨大差异。只要“分省命题”不除,大学招生就离不开带有巨大地域歧视的分省指标体系。这才是最大的“计划经济”!


  

  虽然中国人搞“大一统”已经吃了几千年亏,我们没有必要不分青红皂白把全国统考妖魔化;该统一的地方还是需要统一,否则必然放任地域歧视。我不知如何评价经济改革,教育改革还就是1978年恢复全国高考那些年有起色,后来就走下坡路了。回顾八十年代的高考,我并不认为当年的“全国一张卷”比现在不公平,也看不到现在的“分省命题”比当年合理到哪里。更何况全国统一考试并不等于“全国一张卷”,全国可以有许许多多张卷子——理论上,每个大学都可以出一套自己的考卷,就和现在的研究生专业课考试一样,但是每一张考卷都必须全国统一,不然就又没有统一衡量标准了。民国时期的考试就是这样,只不过中国考生人数今非昔比,如此各校为政成本太高;试想如果北大自己出题,全国上百万学生都来应试,北大哪有能力应对如此大规模的全国性考试?一个考生想报几所大学,就要参加几场考试,也不堪重负。因此,实行全国统考可以极大降低大学和考生的考试成本。对于绝大多数一般大学,一次考试也就够用了;对于全国那么几十所精英大学,如果一次统考不足以全面衡量考生水平,可以各自设定分数线,并对过线的申请人按各校的需要进行全国统一的自主命题考试。这样既能做到公平,又能降低成本并维持效率。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