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构建

  

  我国在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国际合作过程中,还可以积极开放外资企业在华认证申请,并通过启动与贸易国认证互认的谈判程序,努力扩大国家标准与SA8000等“洋”标准的“等同”程度,从而实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国家标准认证与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顺利对接。


  

  (五)推广行业的分业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或利益集团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已经由原来的“全能”政府逐渐地转变为有限政府,在这转型期间难免会出现很多社会管理真空。非政府组织恰好可以很好地填补这些真空,在企业与社会之间建立灵活多样的沟通平台和磋商机制,使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在民间层面就可以高效率地化解。


  

  目前在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播和推广方面,行业协会和其他一些非政府组织发挥了不少的积极作用。例如,2005年3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依据广大成员企业的要求、一百多家骨干企业的积极倡议,制定了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并且成立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委员会,这个举动加快了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促进中国纺织工业的产业提升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此后不久,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9月25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率先将社会责任引入上市公司,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愿披露社会责任的相关制度建设。该指引依据《公司法》、《劳动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关法规以及社会责任国际SA8000标准,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面临的社会环境而制定。考虑到国内社会现状,该指引侧重强调涉及职工权益保护、股东和债权人权益保护、供应商、客户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社区关系和社会公益保护、制度建设与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责任要求。


  

  当前我国的企业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行业与行业间的具体指标差异性也很大,在当前建立一个适合所有企业、所有行业的社会责任完整标准还不太现实。相比之下,在上市公司制定一些比较国际化的标准,或者根据行业的特殊性来制定行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标准,会比较可行。因此,我们要支持和鼓励行业协会,在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大量调查广大企业的经验、借鉴国外同行的做法、听取有关专家和研究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行业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设立专业部门对行业内的企业进行社会责任的推广和监督,为今后建立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和法规积累经验。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