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简论聚众型犯罪

  

  1.经济物质利益的失去平衡。放眼我们面前的生活,此类问题可谓比比皆是。房价居高不下,背离应有的价值,许多人抱怨可怜的工资不堪承受;收入差距加大,贫富悬殊问题日益突出;善于投机者成为“暴发之户”,诚实经商者却难以发家致富,在人们的心上重重地留下一块“阴影”;失业、下岗,使生活陷入困境,如此等等,都使人们的心理失去平衡,不满、抵触、怨恨的情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蔓延。透视这些问题,可以看出,经济物质利益关系是产生人民内部矛盾最为深刻的根源。合理的适当的利益差距是发展的动力,但是差距过大则易于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对保持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压力。[3]


  

  2.政治生活中的腐败现象。政治稳定的最重要保证是民心的归依,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少数国家工作人员置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于不顾,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官官相护,以权谋私,不仅腐蚀了国家肌体,更重要的是严重地败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声誉,动摇了人民对国家政府的信任感。如果长此下去,很有可能把群众推到同政府对立的局面。


  

  3.社会风气的恶化。人们生活在社会中,需要洁净的风气和良好的环境,但是,现实中许多肮脏、腐朽的东西都在悄悄地破坏着公众的美好心境。严重刑事犯罪使人们深受不安全感的压抑;黄色、下流的音像、书刊腐蚀着一些青少年的心灵;“金钱至上”使人与人间的关系冷淡、陌生;恶人当道,路人相见的事多了,互帮互敬、齐心惩恶的事却在减少。在良莠不齐、鱼虾混生的刺激下,不少人变得麻木不仁和玩世不恭了。


  

  4.改革尝试中的经验不足和工作失误。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陷,如:急躁冒进、措施不配套、缺乏预见性等。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此的承受力又是有限的。这样就必然会触及或影响一部分人的利益。如果双方缺乏沟通、交流和理解,就容易使矛盾激化,如:企业优化重组中剩余人员的安置,承包经营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即是这样。


  

  5.外来文化的侵袭。在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及其他腐朽的社会观念,经济上的“私有化”,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和“无政府主义”,伦理上的“个人至上”,道德上的“性解放”,如此众多的观念强烈地冲击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许多人变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陷入一片茫然无知、盲目追随的境地。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