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对维和行动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1965年中国对联合国的抨击达到了高潮。当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历数“联合国军”在亚洲犯下的罪行:1950年联合国在美国操纵下派遣“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以后又通过了谴责朝鲜和中国是侵略者的决议;1960年,美国在苏联的赞同下,在安理会推动通过决议组建“联合国军”,以“协助刚果恢复法律和秩序,保卫刚果统一”为名,侵入刚果(利),颠覆了卢蒙巴合法政府,扼杀了刚果(利)的独立;1964年,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塞浦路斯,名为维和,实际却是行干涉塞浦路斯内政、镇压塞浦路斯人民反对美英帝国主义的正义斗争之实。1965年1月印度尼西亚宣布退出联合国,在中国看来,这进一步证实了联合国根本不是一个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的国际机构,而是“帝国主义用来反对社会主义国家、镇压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欺侮弱小国家,掩护和帮助美帝国主义进行侵略活动,推行美国的新殖民主义的工具。” 1967年《人民日报》为美英勾结利用联合国维和部队扑灭南也门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破产而欢呼。同年,中国政府就联合国特别会议讨论组建“联合国部队”的问题,抨击苏联在同美国做交易,妄图建立一支镇压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宪兵。


  

  1971年,中国终于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下恢复了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不过,在美苏争霸的国际环境下,直到1980年,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态度基本依然如故,只是基本态度不再是坚决反对,而是不参与。中国对联合国安理会就1973年10月—1979年7月的“联合国第二期紧急部队”、1974年6月组建“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以及1978年3月派遣“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决议,都没有参加投票,而且表示不承担任何财政义务。1973年11月,中国把联合国派往中东的紧急部队看作是旨在“捆绑阿拉伯国家和人民的手脚,遏制他们反侵略、反霸权主义的正义斗争”,是“把中东的阿拉伯主权国家变成国际管制地区”,“企图占领阿拉伯领土”。中国“历来反对派遣所谓‘维持和平部队’”,因为所谓的维和“只能为以超级大国为后台进一步进行国际干涉和控制,铺平道路”。不过,中国表示,由于考虑到“被侵略者的一方一再提出的要求”,没有对此投反对票,而是不参加投票。“不参加投票”被国际上看作是中国为表明自身立场而创造出的“第五种投票方式”。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在进入联合国后的前10年中,主要是出于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把联合国作为争霸的场所、联合国维和部队被当作进行国际干涉和控制的工具的担忧,而质疑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并同它保持距离。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