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微博言论自由及其边界

微博言论自由及其边界


李绍章


【关键词】微博;言论自由;边界
【全文】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为每一个人提供了信息发布、传播和评论的自由平台。在微博上,人人都可以成为责任编辑、新闻主播和评论嘉宾。在应对公共事件中,微博越来越展现出了其用户主体的多元性和平民性、资讯内容的及时性和公开性、功能效果的传播性和监督性等显著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微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媒体角色,更担当了凝聚公民意识、表达公民思想、行使公民权利、承担公民责任、启蒙公民社会的全新多元功能。只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微博的舆情集散资源,这种模式会越来越得到普及、推广,并逐步形成“公开信息、追踪真相、推进法治”的重要民间舆力源泉。


  

  从微博对7月份发生的动车追尾特重大伤亡事故的反应实践来看,无论是“意见领袖”还是普通网民均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公共性关注。说“前所未有”和“公共性关注”,一是因为事件本身所包涵的死难、伤亡等生命元素以及企业安全生产、政府依法监督甚至权力腐败等诸多体制元素,二是因为微博作为民间性舆情集散平台,其来势之迅猛是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微博玩家的公众性、活动的公开性和自由性以及传播速度的迅捷性共同体现出了一种公共关注模式。就是因为这种基于资讯客体和媒介主体所贡献的该种“公共性关注”,所以才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监督功能,尤其是凸显出了人民对政府、对垄断性企业及整个公共权力资源的批评生态,而这又恰恰吻合了“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的总理承诺,而且还确实引发了传统媒体的深切关注及官方要员的高度重视。应当说,在这种权力监督与制约的公共性关注环境下,微博网站已经容忍了这一整体上良性循环的舆情态势,包括一些激愤性言论。


  

  微博启蒙公民社会的功能不容忽视。现代意义的公民社会(市民社会)之生成,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多种条件的成就以及多项指标的齐备,如人的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思想和言论的真正自由、民众对公共生活的参与机会与准入资格、资讯信息的公开透明与民众知情权的满足等。这些条件和指标的内核其实就是法治,即公民社会就是法治社会。但要使上述条件皆成就、指标皆齐备,除了公众自身的努力之外,作为与公民社会相对应的政治国家也必须保障公民社会之生成的条件,如真正按照宪法的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允许思想的多元化和言论的自由性。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