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刍议独立的国家证明权

  

  公证权长期以来依附于国家行政权,公证活动也习惯地被视为行政活动,对公证权的这种认识和界定,妨碍了公证制度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公证职能的有效发挥。从刚刚颁行的《公证法》来看,公证权的独立性日益明显化。公证权的独立性要求公证权从行政权和司法权等其他各种国家权力中分化出来,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其固有的属性和所负载的功能,在制度上予以独立设计。公证权的独立性并不意味着公证权的“公共属性”以及“国家权力属性”的丧失。我国公证制度的改革不能走英美的私证之路,甚至也不能将其完全定位于社会自治的范畴。依循着公证权的独立性和国家性,相信我国公证制度和公证体制将会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作用。


【作者简介】
汤维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注释】张福森:《公信力是公证的灵魂》,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2期。
目前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公证机关因过度市场化产生的弊端,参见文晔:《公证业之惑》,载《新闻周刊》2004年6月28日,第32页。
程春明:《法国公证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与实践》,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6期。
余光辉:《〈公证法〉(草案)若干问题的思考》,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5期。
参见孙万胜:《司法权的法理之维》,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王公义:《中国公证制度模式选择》,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3期。
赵伟、彭云业:《论公证行为可诉性》,载《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
非政府机构被授权行使一定行政职权是行政法研究的领域,参见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142页。目前这些被授权的组织情况比较复杂,绝大部分是事业单位性质。
如香港有200多个法定机构,履行社会管理各方面的职能。
张福森:《关于公证立法的几个问题》,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5期。
叶自强:《拉丁公证制度的起源及其发展趋势》,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5期。
王公义:《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证制度》,载《中国司法》2004年第10期。
王公义:《国外公证立法问题研究》,载《中国司法》2002年第4期;庄春英、薛丹:《关于公证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6期.
王琼、顾潇斐:《关于公证立法的若干思考》,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3期。
参见叶自强编著:《现代公证制度应用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国家权力的多样化和社会化,参见郭道晖:《权力的各方与社会化》,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