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结构改革之观念基础
董邦俊
【摘要】刑罚结构改革是我国刑法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引下,刑罚结构改革已经具有了坚实的政策基础。目前,我国法学界对《
刑法修正案(八)》的讨论如火如荼,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关于刑罚结构的调整。刑罚结构的改革,离不开科学的犯罪观、刑罚功能观、刑罚价值观的指引,并要考虑当今世界刑罚改革的趋势。唯有如此,才能使
刑法在保障人权与保护社会之价值选择上实现真正的平衡与协调。
【关键词】
刑法结构;改革;刑事政策;观念基础
【全文】
一、犯罪现象与社会控制模式之互动
犯罪现象是人类的沉疴痼疾,在阶级社会中必将长期存在。有了阶级利益,就必有阶级冲突,犯罪现象的存在当然也就不可避免。中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只要犯罪现象的质与量存在于社会的可控制的范围内,则这种现象就是正常的。马克思认为,因犯罪产生了法学家、警察等职业和法庭、监狱等司法机构,所以,其具有辩证的价值。我国也有学者专门探讨了犯罪的正向的价值,应当说科学的犯罪观是应对犯罪的必然要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指出:“犯罪不仅是见于大多数社会,而且见于所有类型的所有社会,不存在没有犯罪行为的社会。只要犯罪行为没有超出每类型社会所规定的界限,它就是正常的。”{1}在迪尔凯姆看来,犯罪虽然形式不同,行为不同,但不论是何种年代,统计数据已经表明,犯罪与社会的基本条件密切联系在一起。虽然犯罪在手段上可能不断升级,但在量上有增无减。犯罪的质与量的变化也推进了道德和法律的进化。
犯罪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关于这一点,菲利做过深刻的论述,他认为犯罪是由自然原因、人类学原因、社会学原因三种因素造成的,不存在天生犯罪人。每一个社会都有其应有的犯罪,这些犯罪的产生是由于自然及社会条件引起的,其质和量是与每一个社会集体的发展相适应的,因而符合“犯罪饱和法则”。与此相类似的是,20世纪中叶,犯罪社会学者提出了“一般化犯罪理论”。如根据美国学者科恩和费尔森于1979年首倡的日常活动理论,任何一起直接接触的掠夺性犯罪的产生,均需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个具有能力及倾向的犯罪人;合适的标的物存在;足以吓阻犯罪发生的抑制者不在场。所谓“具有能力及倾向的犯罪人”,是指一个“低自我控制者”。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在幼年、特别是在儿童时期,若未受到良好的社会化,即易产生低自我控制。“合适的标的物”,是指人或物对犯罪者的吸引力,标的物的能见性、可接性及其习性。“抑制者”,是指警察或一般足以阻吓犯罪发生的人。一般化理论对世界各国刑事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少国家以此为借鉴,制定了一系列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犯罪机会。李斯特认为,大众的贫穷是培养犯罪的最大基础,也是遗传素质所以质变的培养液。改善劳动阶级景况是最好的和最有效的刑事政策。正如我国著名刑法学家高铭暄、陈兴良教授所言,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心理与生理诸种因素互相作用的产物,其存在具有某种社会必然性。因而,在这种社会必然性消失之前,完全消灭犯罪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2}刑罚只是防卫社会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主要的手段,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根本方法是消除犯罪产生的原因,这恰是刑罚无法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