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价值诉求与制度考量:当前我国诉权研究之省思

  

  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究竟依据什么来反思和批判当下的世界结构的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由此,邓正来教授提出,“中国的法律哲学究竟应当根据什么来建构中国自己的理想图景:西方的经验抑或世界结构中的中国现实?”进而他提出了中国法律哲学的基本使命问题,其中特别强调“中国的法律哲学,所关注的并不只是发现或解读那些对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起了或起着作用的有序的‘语法规则’,更为重要的毋宁是对那些‘语法规则’之于当下中国的可欲性或正当性进行追究。”中国法律哲学“所关注的并不只是把法律视作一种中立的技术或实践,更为重要的毋宁是努力把法律从中立技术的观念之中解放出来”,并且努力阐明法律是有价值负载的,进而要求法律人就如何使用这种具有价值负载的法律之问题进行选择、做出决断,“使法律为中国人共享一种更有德性、更有品格和更令人满意的生活服务,为中国法制发展服务”。中国法律哲学更应关注的是“根据我们对法律制度/法律的实施与中国在特定时空下整个社会秩序的性质或走向间关系的认知来评价这些法律制度/法律”,更应“探寻那些能够使中国人共享一种更有德性、更有品格和更令人满意的生活的理想图景”。“因为法律哲学的根本问题,同一切文化性质的‘身份’问题和政治性质的‘认同’问题一样,都来自活生生的具体的世界空间的体验:来自中国法律制度于当下的具体有限的时间性,同时也来自中国法律制度所负载的历史经验和文化记忆。”因为法律哲学由于“人们不断要求法律哲学能够保证法律/法律制度‘具有善的品格’而绝不能逃避对法律/法律制度的最终基础或未来走向的关怀”。[40]


  

  显然,张文显教授和邓正来教授所提出的法学研究中的全球化范式和中国法律哲学使命问题属于宏观性、整体性和全局性的法学研究之大问题。但这一大问题的探讨需要对其所涉及的一个个小的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关于当下中国法学界的诉权研究就是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当下中国论者研究诉权的理论根据是什么?是依据中国当下之特定时空语境、针对中国人的现实需要而对诉权问题展开讨论的吗?抑或虽然是意图解决当下中国民众之权益诉求问题而研究诉权,但论者们所依凭的理论根据可能是来自西方的人权、宪政等自由主义理论?若是后者的话,论者们是否注意到了来自西方理论之于中国特定语境所可能存在的契合性问题?或者说,我们对诉权本身之源自西方的理论支撑是否进行了较深入地前提性批判和反思呢?如果我们没有对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批判,那么当下论者们对诉权之于中国法治建设的问题研究就很可能存在着需要检讨的地方。因为当下的中国是处于急剧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诸种问题纠缠交错在一起,这种特定的情形决定了中国时下的权利诉求与诉权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西方国家已经比较成熟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两者虽然都关注权利问题,但其关注的基点和其背后所赖以为凭的更为紧要的问题意识则是不同的。西方社会的诉权理论和诉权实践有其自己的历史沿革与发展逻辑,有其不同于别处的特点,时下我国论者有必要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鉴学习精神对西方的诉权理论问题展开研究,但是那种缺乏细致爬梳和深入探究的研究取向和简单化的中西比附和对策性的理论分析,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则是远远不够、甚或是很成问题的。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法律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法治进程正在由以立法为中心的时代转向以人为本、关注法律的实效、关注法律与民众的权利诉求之间良性互动的时代。一方面,面对法律全球化的挑战,“作为世界结构中的中国”必须更深入地了解、选择和借鉴他国的法治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也必须根据中国的现实和中国人的生活需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品格的法治之路,体现出我们自己的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和政治认同。作为探索法治的中国道路之中的诉权问题,同样需要遵循这一思路来进行研究。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追溯诉权理论的西方发展脉络、理出其逻辑起点、理论支撑和问题意识,又要紧密结合转型中国的特定语境,深度解读我国公民的诉权享有状况,认真反思我国的诉权保障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效联系我国的法律传统与权利发展实际,探究诉权问题在当下中国的特殊意蕴和价值,展望我国诉权发展的未来走向和可能的空间。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牢牢扣住诉权的价值诉求与诉权的制度考量这一核心问题,力图做到两者间的适度平衡。


【作者简介】
任瑞兴,河南大学副教授。
【注释】江伟,邵明,陈刚.民事诉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常怡.比较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顾培东.论诉权.民事程序法论文选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刘荣军.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张卫平.民事诉讼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张家慧.诉权意义的回归.法学评论,2000,(2).
刘敏.论裁判请求权.中国法学,2002,(6).
吴英姿.诉权理论重构.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春季号).
单锋.公益诉权论.河北法学,2007,(3).
孔祥俊.公益诉讼与诉权扩张.人民法院报,2005-05-09.
赵正群.行政之诉与诉权.法学研究,1995,(6).
高家伟.论行政诉权.政法论坛,1998,(1).
薛刚凌.行政诉权研究.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汪建成,祁建建.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中国法学,2002,(6).
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韩流.论被害人诉权.中外法学,2006,(3).
莫纪宏.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胡肖华.宪法诉讼原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韩大元.比较宪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王红岩,严建军.广义诉权初探.政法论坛,1994,(5).
樊崇义.诉讼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左卫民等.诉讼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周永坤.诉权法理研究论纲.中国法学,2004,(5).
李琦.论法律上的防卫权——人权角度的观察.中国社会科学,2002,(1).
汤维建.诉权入宪与诉权的“四化”趋势.团结,2008,(5).
苗连营.公民司法救济权的入宪问题之研究.中国法学,2004,(5).
齐树洁.诉权保障与《民事诉讼法》的修改.http://210.26.64.42/fxy/show.aspx?id=716&cid=139,2006-12-12.
刘敏.裁判请求权研究——民事诉讼的宪法理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江伟,王铁玲.论救济权的救济——诉权的宪法保障研究.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4).
蔡定剑.中国宪法实施的私法化之路.中国社会科学,2004,(2).
闵春雷.刑事侦查程序中司法审查机制的构建.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4).
谢佑平.困境与进路:司法审查原则与中国审前程序改革.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2).
陈瑞华.从“流水作业”走向“以裁判为中心”——对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一种思考.法学,2000,(3).
闵春雷,杨波,霍海红.中国诉讼法学30年理论创新回顾.当代法学,2009,(1).
陈瑞华.程序性辩护之初步考察.燕山大学学报,2005,(1).
闵春雷,刘铭.审前程序中的程序性辩护.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6).
张晓薇.民事诉权滥用规制论.成都:四川大学法学院,2005.
郭卫华.滥用诉权之侵权责任.法学研究,1998,(6).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邓正来.中国法律哲学当下基本使命的前提性分析——作为历史性条件的世界结构.法学研究,2006,(5).
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范燕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7,(1).
张文显.全球化与中国法学.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秋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张文显.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
邓正来.寂寞的欢愉.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邓正来.中国法学的批判与建构——就“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答吉林大学理论法学读书小组.政法论坛,2006,(1).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