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逻辑
《乡土中国》读后
郑小窗
【关键词】历史;逻辑
【全文】
《乡土中国》是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一本小册子,这本不过五六万字的小书却成为了涉足社会科学的年轻学子的必读书之一。如今重读此书,仍有当年初见时的惊艳。尽管时隔七八十年,里面描述的过去岁月里种种对我来说也仿佛似曾相识。中国的近代史向来被认为是惊天巨变、翻天覆地的百年,但费老有意无意地向我们暗示隐藏在表面的惊涛骇浪之下,那社会结构深处的平静绵延。
《乡土中国》全书分成十四个篇目,共同勾勒了传统中国的面目轮廓,也正因为是对传统中国的勾勒,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当今中国的描摹。这十四篇文章的行文,在我看来,带着那么一点松散,不像严肃的学术文章那样脉络清晰。这种行文特点,固然有通俗易懂的好处,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读者从整体上去理顺全书的逻辑,从宏观上把握通篇的要旨。读了这些年书,虽说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心得体会还是有那么三三两两。但凡经典着作,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从来不是书中的内容和结论,而是观察、分析与解释事物的方法。结论总是难免时过境迁,但大师们所展示的那种如何在日常经验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概念,如何将一个研究深入下去的手段往往历久弥新。我试图重整这十四篇文章的内容,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费老的结构——功能主义的思维脉络,也同时在我看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径路更清楚地呈现出来。
既然提到了历史唯物主义,就不妨从这里入手。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的前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产物。我将展示,《乡土中国》的十四篇文章,事实上就是由生产力水平这一基本点切入,进而推导出宏观、中观、微观这三个不同层面的社会权力结构,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观念。
传统中国的生产力条件可以简单概括为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其中两个特点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权力结构和统治策略。这两个特点分别是剩余价值不足与简单再生产。存在剩余价值是剥削的基础,而一般的情况下,中国农民那人均一亩三分地的产量,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所需之外,往往是所剩无几。即使是今天,粮食产量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农民家庭也往往需要依靠外出打工或是种植经济作物等方法才能够维持生计。事实上,明朝开始,人均耕地面积就已经非常紧张,也是在那个时候,家庭副业才在这种情况下兴盛起来。存在剩余价值也同时是投资的基础,但小农经济不像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特性不同。在今天我们看到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交通状况、电力水利设施乃至仓库、码头、网络建设都对现代工商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尽管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但此类公共产品的提供一直被划归为政府的义务。而小农经济简单再生产的特点,除了少量的小水利工程之外,其他的投资难免显得大而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