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我国商事立法维度定位整合及其模式之选择

  

  诚然,我们承认法律滞后有客观原因,但理性思考使我们发现,两种适应不同经济制度的不同规则并存,必然导致法律调整功能的紊乱,终将迟滞市场经济的正常发育和顺利发展。


【作者简介】
薛生全(1960—),男,汉族,河南灵宝人,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
【注释】任先行、周林彬:《比较商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4—81页。
谢怀轼:《大陆法国家民法典研究》,载《外国法学译评》,1995年第2期。
同上注。
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赵秀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12期。
陈安:《国际经济法论丛》,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李双元:《中国与国际私法统一化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页。
越承壁:《当代国际贸易统一法的发展》,载《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第3期,第。162—170页。
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赵秀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5页。
梁慧星:《民商法论丛》,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607—609页。
陈安:《国际经济法论丛》,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张丽英:《国际商事仲裁全球模式的倾向》,中国国际经济法出版社2000年版,第68—110页。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93页。
张文显:《法学理论前沿论坛》,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4页。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6页。
孙潮:《立法技术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页。
季卫东:《比较程序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5—420页。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