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富二代”现象的滋生和蔓延,笔者对某高职院校2007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为了使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笔者选取了学院三个大系:教育系、外语系、计科系,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表800份,回收603份,回收率75.4%。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如何看待“富二代”?76.8%的学生认为富二代生活奢侈腐化,不懂努力,是当今社会堕落的一群,让人瞧不起;4.9%的学生认为富二代能否成才取决于富一代的教育;8.3%的学生认为富二代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精英。
问题二:你认为“富二代”对社会有什么影响?80.4%的学生认为富二代对社会有恶劣影响:13.3%的学生认为他们对社会影响不大;6.3%的学生认为他们对社会有积极影响。
问题三:“富二代”是否引致社会不公?85.04%的学生认为富二代可以用钱搞定一切,不公显而易见;9.05%的学生认为说不好;5.01%的学生认为不会。
问题四:你如何看待人们的仇富心理?56.3%的学生认为这是人们对社会不公的一种发泄:39.4%的学生认为这是因为富人做得太过分;4.3%的学生认为这是穷人的嫉妒心理。
从调查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对“富二代”的态度总体是排斥和反感的,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仇富”,因为它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当代中国的“富二代”现象的确存在很多隐忧。
1.“富二代”现象隐喻起点不公。《中国青年报》调查发现,61.1%的“90后”认为,出身背景、家庭财富、父母关系、学校好坏等因素对自己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会让同龄人在无形中划分出三六九等。有关人士早就指出,幼儿园已演绎成幼儿阶层分化的分水岭,由于金钱和权势的作祟,幼儿教育日益昂贵和贵族化,使得从幼儿阶段孩子就开始“阶层分化”,这是起点不平等的现实隐喻。事实证明,越是处于较高等级的人就越有可能更上一层楼,而越是处于较低社会等级的人就越受到限制。当大多数平凡人家的青年强烈地感到由于出身和家庭等因素限制发展时,便折射出“富二代”现象深层的社会危机。在一部分社会成员享有机会资源的同时,剥夺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机会资源,使部分“穷二代”成为分化和竞争的社会牺牲品。
2.“富二代”现象动摇青年财富观。我们多年的教育,致力于使青年能懂得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靠诚实、信用、勤劳去获取财富,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少年强则中国强,而正确的财富观对于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富二代”的出现,使青少年的财富观发生了动摇和变化,他们已经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靠勤劳、节俭和个人奋斗积累财富,然后合理消费。他们周围出现了一大批依靠继承财富的“新贵”,这对于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构成巨大的心理冲击。当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俗语,变成了今天“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无奈感慨。尤其是目前“富二代”的炫富行为,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偏移,认为财富是唯一值得追求甚至不择手段追求的东西,人生的价值变成了拥有别人羡慕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