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众人物
公众人物,是美国最高法院通过沙利文诉《纽约时报》案确立的概念,后来成为诽谤法的一个重要规则。1960年2月,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高涨,同年3月29日,《纽约时报》刊登了名为《关注他们高亢的呼声》的整版政治广告,广告上有64位知名人士签名。沙利文时任蒙哥马利市公共事务委员会委员,负责监管该市的警察局。他认为广告中的若干虚假陈述构成诽谤,为此他曾请求《纽约时报》更正,但遭到拒绝。据此,沙利文向法院起诉。初审法院认定《纽约时报》侵权,亚拉巴马州最高法院维持初审裁定。《纽约时报》向联邦最高法院上诉。联邦最高法院判决认为,在政府官员就指向他的公务行为的批评而提出的民事诽谤之诉中,亚拉巴马州法院适用于本案的法律规则不足以从宪法上保障第一和第十四章修正案所要求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在此类诉讼中,州法院不能判决政府官员获得赔偿,除非该官员证明被告实有恶意(明知虚假陈述而故意为之)或玩忽放任(根本不在乎所述事实真实与否),从而判决案件发回原审法院,以进一步审理与本法律意见不符的部分。
我们历来主张公众人物是新闻侵权抗辩事由,在我主持起草的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中,专门规定这个抗辩事由:“为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宣传或者舆论监督,公开披露公众人物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以及涉及相关人格利益的隐私,不构成侵权。超过必要范围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12]在范志毅案件中,我国法院的判决书第一次使用了公众人物的概念。该判决书认为“中国国家队的表现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案原告系中国著名球星,自然是社会公众人物,在此期间,关于中国国家队和原告的任何消息,都将引起社会公众和传媒的广泛兴趣和普遍关注”[13],因此,判决书将此作为被告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侵权抗辩的免责事由之一,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公众人物是指因其特殊地位或者表现而为公众所瞩目的人物,如各级政府官员、主动寻求公众评价的各种公开的候选人、体育艺术明星、因重大不凡表现而影响社会的发明家和企业家等。他们的表现或与公共利益有重大关系,或为大众关心的焦点,因此成为公众人物而自愿暴露在公众面前,因而应对公众的评论有所容忍[14]。
应当明确的是,公众人物总还是人,是民法规定的民事主体中的自然人。公众人物的人格没有缺陷,具有完全的民事主体资格,应当享有一般的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全部民事权利。但是,公众人物区别于其他一般的自然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知名度超过常人,或者承担的职责涉及公共利益或者国家利益,人们对他们的关注和观察就远远地超出对一般的自然人所关注的程度。因此,公众人物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社会公共利益,二是公众知情权。前者表明,如果公众人物的行为关系到了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那么这种行为无论是多么隐私,也是一定要让公众知道的,一定要让人民能够监督,否则就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后者则是为了满足公众知情权,因而牺牲公众人物的部分权利内容。不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为了满足或者实现更大的利益,而牺牲作为极少数的公众人物的某些权利中的利益。这是法律在利益冲突面前不得不作出的一种权衡和选择,不得已决定由公众人物做出一些牺牲,让他们对自己的一些权利内容造成的损害予以适当容忍。界定公众人物作为新闻侵权抗辩事由,应当具备以下要件:(1)被报道的人物须是公众人物。关于公众人物的界定,我们曾经说是“领导人、艺术家、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社会活动家等”[15]。徐迅在其新闻侵权新的司法解释建议稿中界定为:“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士;在事关公共利益的企业或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士;文化、体育界名人及其他众所周知的人士;在特定时间、地点、某一公众广泛关注或者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中,被证明确有关联的人士。”[16]这一界定似乎过宽。我认为,公众人物应当包括:一是国家机关领导人及其他国家公务人员;二是被社会广泛关注的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影视体育明星。(2)报道或者评论不具有恶意或者明显的放任或者重大疏忽。(3)不超过保护人格尊严的必要限度。并不是对公众人物所有问题进行报道和评论都是免责的,应当有必要的界限,超出必要界限就构成新闻侵权,即使是公众人物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