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货币战争视角下的冲突和新联盟

  

  最后,宏观经济失衡的状况在危机期间有所缓解,但现在又在加剧,主要原因是逆差国家的需求不振。这反映了储蓄失衡的现象还将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国际社会在市场情绪和市场偏好突然转向以及/或者利率周期变化所引发的风险面前更加弱不禁风。


  

  国际货币体系的上述状况必然会带来不尽如人意的后果,特别是,可能会影响国际金融稳定。单一主要储备货币的存在会引发更多的突发性汇率波动,也限制了市场力量制约发达逆差国家(特别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范围。因此,新兴经济体必然会在汇率调整幅度有限的情况下出现大规模的盈余。汇率与美元挂钩的安排会使第三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偏离正轨。在采用灵活汇率制度且放开资本账户的新兴市场国家,大规模的资本流入已经推高了其汇率水平,有的国家(如拉丁美洲国家)已成为币值高估国家。汇率和宏观经济失衡的调整如果不充分,会导致应对措施的紊乱,诱发以邻为壑(beggar-thy-neighbor)的政策。


  

  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际社会的首要任务是采取有序政策解决当前的失衡问题。在很多方面,我们都需要采取坚决的措施。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全球需求的重新均衡是实现可持续复苏的关键。发达经济体需要应对债务问题:在巩固财政基础、降低私营部门杠杆率的同时,必须实施旨在激发增长潜力的结构性改革。在规模大且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在中国,应当扭转过度储蓄的局面。这意味着,应当逐渐转变那种纯粹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辅之以一系列合理的政策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促进产业工人跨行业的流动,降低预防性储蓄的水平。如果货币更有灵活性,将有助于需求的重新平衡。在规模大且存在顺差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最主要的是中国,在不将盈余资本投向发达经济体资产的条件下允许货币逐步升值,也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次,只有加强国际合作和共同监督机制,全球需求才能形成一种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为此,在二十国集团2009年匹兹堡峰会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宣布,将共同努力实现世界经济的强劲和稳定增长。旨在减少失衡的共同目标和必要措施体现在二十国集团“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以及“相互评估程序”等重要文件中。2010年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以及二十国集团框架下的工作进展表明,实现上述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再次,即使在最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全球需求的重新均衡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宏观失衡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经济体之间大规模的资本流动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采取有序的方式对之进行调整。为了建立一个比以往更稳固、更高效的金融部门,有必要进行全球金融体系的改革。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