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金融危机,首要任务是及时采取国际协调政策,以免重蹈“大萧条”的覆辙。值得一提的是,尚未出现大范围的保护主义或者竞争性货币贬值,这与20世纪30年代的情况截然不同。然而,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的呼声从未销声匿迹,因为全球化对垄断租金构成了威胁;并且,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必然会有所抬头。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于2008年11月宣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仍有17个成员国采取了保护主义措施,这并不令人意外。但是,上述保护主义措施的范围大都很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微乎其微。
从根本上讲,各国已经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通过供应链和进口投入,大家相互依存。并且,许多保护主义措施,包括所谓的“购买美国货”(Buy America)条款,早已被束之高阁了。此外,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协定为国际贸易关系提供了更为稳定的法律基础。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国际贸易迅速复苏,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归因于国际社会未发生货币和商业战争。
当前的形势
当前的国际社会在整体上形成了合作的氛围。然而,由于经济复苏的进程出现了波折,形势略有变化。与两年前的情况相比,互不合作的气氛逐渐蔓延的可能性明显更大了。这种风险是由当前国际形势的诸多特征所决定的。
首先,复苏并不均衡。这意味着,各国经济政策所处的国内环境各异,政策目标不会完全一致。除德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依然有气无力,面对严重的财政赤字和高企的失业率而无能为力。显然,扩张性政策气数已尽。近三年来,对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否有必要继续为经济提供巨大的支持一直存在争议。不作为、债务可持续性问题和全球长期利率维持高位,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新兴经济体出现了经济过热的迹象,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率高企、信贷规模膨胀。许多国家已收紧了货币政策,但实际利率仍然极低甚至为负利率。在宽松的全球货币和金融市场环境中,许多国家的资本流动已经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货币当局不愿意进一步提高利率,担心引发更大规模的资本流动。于是,这些国家采取了资本控制和其他审慎措施,这些措施在短期内能够缓解政策压力,但在中长期仍会产生扭曲作用。
其次,最近的经验表明,多极世界已经形成,新兴市场国家代表着实现自主增长的一极。然而,多极的国际货币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国所处的金融发展阶段差别很大。对发达经济体资产的需求依然强劲,美元仍稳居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资本涌向新兴经济体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是受欢迎的,因为新兴经济体能够提供最高的潜在回报。但是,许多国家用于购买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债务的资本流出规模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