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恐怖活动的产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我们不仅要看到新环境、新技术对恐怖活动的影响,更要注意引起恐怖活动的历史和政治背景;不仅要看到影响恐怖活动产生的内在因素,也不能忽略了对恐怖活动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外部环境。同时,恐怖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行为,与其存在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改变。如果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研究和分析恐怖活动产生的根源,势必对导致恐怖活动出现的新因素缺乏了解,使我们对控制恐怖活动的对策研究缺乏理性。因此,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恐怖活动的形成和蔓延将更有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研究和制定反恐怖活动对策。
二、当代恐怖活动的特征
当代恐怖活动已经演变为一种复杂的刑事犯罪,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特征也比较模糊,笔者以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攻击目标的确定与不确定并存
不言而喻,任何时期、任何地方、任何组织或个人实施的恐怖活动都有特定目的,但为了达到目的而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18]我国民国时期的恐怖活动往往限于政治和经济目的,因此,他们选择的目标要么是政治人物,要么是富商巨贾,除战争中的恐怖行为外,少有拿普通百姓当攻击目标的,更遑论无目标行为了。而当代恐怖活动则把政治目的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不仅为了夺命伤财,更重要的是通过制造“骇人听闻”的事端,达到进行政治恐吓、要挟社会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无目标攻击反而能造成更大的恐怖感,让人防不胜防。这种恐怖活动在社会和公众中制造恐怖气氛,给一些国家和人民带来挥之不去的巨大精神和心理恐惧,直接引发金融动荡、社会混乱,进而对国家的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等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给政府和社会造成心理压力,在精神上打击对方,使对方意识到它的威慑力和重要性,改变对方的力量优势,形成一个讨价还价的局面,并以此来影响公众情绪,干预国家大政方针,破坏国际关系,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一些原本无足轻重的小组织,为了向对手“讨取公道”,可以通过恐怖活动与政府取得对等地位的谈判,或显示自己的存在、表达自己的心声、引起国际关注。
这种攻击目标的不确定性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无辜平民的大量屠杀,如1993年3月12日印度孟买闹市区爆炸案,317人成为恐怖活动的牺牲品;1995年4月19日美国俄克拉何马城市中心第五街的艾尔弗雷德·默拉大楼的“汽车爆炸案”,共有168人死亡;1997年11月17日埃及卢克索的“恐怖屠杀事件”中,69人顿时成为冤魂;而1998年8月7日美驻东非使馆爆炸案也使224人无辜丧身。[19]当然,最大的平民丧亡案要数“9·11事件”,5000多条人命顷刻间化为乌有。二是恐怖分子将大量的无辜平民劫为人质,要挟政府或其他组织答应其条件。近几年,超大规模的扣押人质事件频频发生,其中最大的要算是车臣武装分子实施的人质扣押事件。1995年6月14日,车臣武装分子袭击俄罗斯深诺夫斯克的医院和政府机关,扣押了上千平民。半年以后,即1996年1月9日,他们又在俄罗斯塔吉斯坦自治共和国边境的基兹利亚尔市扣押了约3000名人质,要求俄罗斯军队立即撤出整个高加索地区。后来,他们劫持部分人质逃往五一镇,继续负隅顽抗,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五一镇人质事件”。[20]而最让人心痛则要数俄罗斯别斯兰的劫持小学生事件。[21]此外,菲律宾恐怖组织阿布萨耶夫制造的一连串人质绑架事件也让世界无数国家的平民百姓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