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红色歌曲与法治社会

红色歌曲与法治社会



——对革命歌曲的新感悟

成尉冰


【关键词】红色歌曲;法治社会
【全文】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学到青年时期受的都是正统的革命教育,唱的大多数是革命歌曲。小学课文里有《仇恨的伤疤》和《八角楼上的灯光》,音乐课上学唱“红军不怕远征难”,老师叫我们要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勇敢前进,做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喜欢听革命故事,听得心驰神往,恨不得马上投身革命斗争;看革命电影,常常看得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唱革命歌曲,常常唱得热血沸腾,豪情万丈。年幼单纯的我们,被灌输了与我们年龄不相称的革命教育。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对于什么是革命,老师却没法讲清楚。我读小学时,老师举例说国民党反动派就是反革命,偷公社辣椒的地主就是反革命,他的儿子也会是反革命。邻村有一个少年不过十三四岁,在纸片上写了些听说是反动的话,遗忘在厕所里,结果被发现了,公社干部召集全大队的社员开万人大会,对这个反革命分子进行武装批判。听说他老爸是解放前的地主。我们村里也有唯一一个被评上的地主,可我总觉得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连说话都不敢大声,怎么都与残酷剥削农民沾不上边。村里人也善待他们一家。他的儿子更是憨厚友善,还是我童年时的好伙伴。


  

  步入社会之后,我还是喜欢革命歌曲,不管是在家里听还是到卡拉OK歌厅唱,我首选的还是革命歌曲,香港流行歌曲和台湾校园歌曲只是补充点缀。在嘹亮豪迈的革命歌曲声中,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到了近十来年,“革命”的字眼逐渐从主流刊物、书籍退出。这一两年,革命歌曲被换上了一个颇为时尚的名字,叫红色歌曲,简称红歌。红歌是对苦难生活的哭诉,对压迫者的满腔仇恨,对侵略者的不共戴天,对救星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信仰的执着最求,是真实的情感表达。重温红歌,我逐渐悟出了歌声里的另一番意蕴。


  

  从法律的角度去分析解读革命歌曲,就不难发现歌声里充满着对社会民主和公平正义的期盼——“要一切不民主的制度灭亡”,歌词描绘的幸福生活与我们意念中的民主法治社会里的生活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不是殊途同归吗?


  

  为什么革命?革谁的命?以什么方式革命?怎样才算是革命?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而少数人控制了社会的大多数资源和财富,过着富足奢侈的生活时,这个社会就具备了爆发革命的条件。或者从另一的角度讲,如果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在原有的社会制度中无法实现,原有的社会制度沦落为少数人维护既得利益的统治工具时,在这种情况下,社制度必须进行改良,以顺应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否则,大多数人就会在某些人的领导下,联合起来,以暴力手段推翻原有的社制度,这就是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就是典型的革命。革命胜利后,胜利者就用新的社会制度或法律的形式,把革命成果巩固下来。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